-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门店遣返战俘
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事件一曝光,令许多人为之震惊,人们有点想不通:为什么这支来自“民主的、法治的、文明的、强调人权”的国家的军队,也会干出这种事情呢?但老摄影家袁汝逊对比见怪不怪。他说美军历来就有虐待战俘的习惯,所谓的日内瓦协议在美国人这里是没有约束力的。美国人在朝鲜战争时虐俘的行径就早有人记录了。他们是否“优待”战俘,看看照片就知道了。
美方虐待战俘
朝鲜战争结束后交换战俘时,从中方出去的战俘个个红光满面,他们吃得比志愿军还好;而从美方回来的中朝战俘却个个瘦骨嶙峋,仇恨满面,除了女的以外,其他战俘都脱掉了美军在监狱里发的服装,愤愤地扔在地上。就此,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军记者的袁汝逊、孟昭瑞等人不仅见证了这一幕,还用相机将这珍贵的绝对有说服力的历史瞬间记录了下来。
袁汝逊老先生说:
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中国和朝鲜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达成了停战协定,其中包括遣返战俘的内容。几天以后,双方开始交换战俘,并在板门店的两侧设立了遣返站,“联合国军”的在汶山,中朝的在板门店。钱嗣杰去了“联合国军”的那一侧,我在中朝的这一方。因为我是志愿军某部的记者,可以在比较近的距离拍。其他各国记者也很有礼貌,没有争抢的场面。
第一批战俘的释放是在上午9点。我们早早就到了,先期交换的是伤病员,因为这部分人员是“累赘”。只见美军的汽车一辆辆开过来,每辆车只坐十几个人,有军官拿着名单交给中朝方面的军官,名单上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务、被俘时间、遣返时间等等,逐一核对后战俘们才下车。双方的军官们个个都是“横眉冷对”,双方谁也不服,都认为是自己那一方胜了。我方参与这项工作的起码是连以上干部。由于此前早有对美军虐俘的宣传,大家也猜到战俘们可能会有某种“表示”,果然,第一个战俘下来就开始脱衣服,一边愤恨地朝美军扔去,我们就赶紧拍,很快衣服就扔了一地,只留下了身上的裤衩。
中方优待战俘
对比鲜明的是,我方历来对战俘优待。1950年11月17日,彭德怀就致电中央,拟在战役前释放100名战俘。次日毛泽东复电:很对,今后应随时分批释放,不要请示。
被志愿军俘获的美军少将师长迪安在志愿军战俘营里的生活很优越,志愿军记者钱嗣杰还专门拍了一组记录迪安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通过当时的西方记者传到美国军队报纸《星条旗报》,被用作整版刊出,让美国人大吃一惊,由于它对中朝有利的宣传效果,令美国人十分恼怒,美军司令李奇微下令撤销该报主编的职务。
美军一直以为迪安已经战死,还列入英雄榜。谈判刚开始时,双方交换战俘名单,迪安列为第一名,因为战俘中他的职务最高。美方看后大吃一惊,有位美联社记者马上发了一条消息:“迪安还活着!”。据说就这几个字的新闻获得美联社发给他的3000元奖金。
对中国方面优待俘虏的事情,美国人也是承认的。原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将军在回忆录《朝鲜战争》中回忆道:……有一次,中国人甚至将重伤员用担架放在路边,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接运伤员时,他们也未向我方射击。……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但是,我们发现他们这样对待俘虏,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
时至几十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这些内幕才慢慢地公诸于世。现在有许多志愿军战俘们或者一些当时的经历者的回忆,那些中朝战俘们的生活显然是悲惨的,悲壮的,遗憾的是,关于中朝战俘的照片很少,而联合国军的战俘们的生活照片却不少。因为志愿军当时俘虏了一个西方记者团,这些人进去之后就发挥了他们的“专长”,拍了不少照片和文字发了出去,加上我方记者拍摄的照片,应该说西方社会是了解真实情况的。
按照当时的情况,假如照片上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那一定没法在中国的报刊上刊登。而画面中的战俘是朝鲜人民军,美国兵入侵的又是朝鲜,所以这幅照片既回避了有关中国的问题,又向世界展示了事实真相。
人民军战俘被美军挖眼睛 孟昭瑞摄
刚被交换回来的朝鲜人民军战俘 孟昭瑞摄
美国战俘欢度圣诞节 孟昭瑞摄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暗战:硬汉何必太锋芒.doc
- 凹凸的画 起伏的美.doc
- 奥巴马母亲的一生.doc
- 奥菲利亚的微笑.doc
- 奥斯卡青春物语.doc
- 奥运,我在现场.doc
- 奥运,游进中国影像业的鲶鱼.doc
- 奥运:北京地产跳跃.doc
- 奥运“金镶玉”让玛纳斯碧玉绽放异彩.doc
- 奥运冠军曹磊:父爱托起我的金牌梦.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逆袭破题卷1.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 .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计价》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会计实务》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全真模拟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