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非谍影与身份困境
空洞的舞台与喧嚣的历史
在地中海南岸、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北部、与阿拉伯半岛隔红海相望的狭长地带,便是通常被称作“北非”的场域。这种地理位置使它对于欧洲/基督教、阿拉伯世界和非洲而言都同时带有着“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身份,并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多重的、复杂的角色。在二战中,作为轴心国进一步扩张和同盟国反攻的重要地带,北非的战略重要性一度使其“可见”――北非战场成为讲述二战的电影、文学借重的素材,而其为各国间谍提供的活动空间也催生了一些以它为背景的间谍故事,如《开罗谍报战》、《擒凶记》、《北非谍影》、《OSS117之开罗谍影》等等。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些小说、电影当中,作为间谍表演舞台的北非,却始终是一个空洞的场域――无数来自欧美的间谍在此汇合、散去,演出着自己或喜或悲的故事,却很少为北非自身留下任何讲述空间。如《开罗谍报战》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开罗,但是其中只有一个立场不明的小丑般的人物可以说是埃及人,而《北非谍影》中间谍云集的“卡萨布兰卡”,除了在电影开始时被交代位于摩洛哥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与北非有关的关键性因素。
与电影中屡屡出现的“空洞的舞台”相对,现代北非却有着一段颇为喧嚣的历史。在经历了长时间殖民主义的剥夺、二战时期的战火后,20世纪50年代前后,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北非国家先后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从殖民主义版图上挣脱开来,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为整个非洲的独立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作了先锋。而在冷战时期,这片土地尽管希望以不结盟的第三世界位置谋求独立发展,却因其战略重要性而最终被纳入了冷战格局当中,政治形势动荡不安。同时后殖民境遇也迫使其不断地进行反抗,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在此历史语境中,埃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身份而变得尤为耐人寻味。一方面,在反抗殖民者的非洲独立运动中,它始终处在一种先锋位置上,将自身认同为被殖民的非洲民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信仰、语言以及地理上,它又更接近于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另外,欧洲的文化脉络中埃及的不断出现,又使它与欧洲有着漫长的历史连接,成为欧洲的“内部”。在这样互相叠合的历史地层中,埃及的身份似乎天然具有着某种模糊性,颇具症候意义地承载着北非的多重身份与复杂的历史境遇。同时,与欧洲紧密的连接使得作为现代发明之一的电影很早就进入了埃及,并触发了其本土电影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不断生产的埃及电影,使得其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得以以影像的方式被表征。正因此,本文试图以北非国家埃及的间谍电影《走向深渊》等为切口,来深入这个舞台幕后的“北非故事”,并进一步反思埃及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国族”表述的多义性。
《走向深渊》内外:暧昧的历史境遇
1978年10月,在埃及举国欢庆十月战争五周年之际,一部由著名导演卡玛尔#8226;谢赫执导的电影《走向深渊》在开罗公映了。这部以两次中东战争期间发生的真实反间谍事件为题材的间谍影片极大地激起了观众的热情,连续放映了8周,“创造了埃及电影史上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在1979年第四届开罗电影节上,《走向深渊》又赢得了国家颁发的最佳制片、导演、剪辑奖和男女主角最佳演员奖,而其女主角麦蒂哈#8226;卡迈勒更是获得了萨达特总统颁发的共和国电影荣誉奖,从默默无名走向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的巅峰。[1]这部改编自埃及知名作家萨利赫#8226;马尔西的同名小说的电影,如同大部分埃及电影一样,节奏十分缓慢,情节也并不复杂。女主人公阿卜莱是一个向往西方文明、向往物质生活,并对埃及落后、战争现状不满的女孩。在赴巴黎求学的过程中,她见识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物欲横飞的西方生活,并为之深深吸引。以色列的情报组织摩萨德发现并利用了这一点,以丰裕的物质条件引诱她成为了一个为他们服务的间谍,让她在形形色色的阿拉伯上层人物之间周旋。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夕,得知阿卜莱的男友萨布里是一位在埃及军事基地工作的工程师之后,摩萨德要求阿卜莱利用萨布里对她的爱而获得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懦弱而渴望得到阿卜莱的萨布里同意了,但是其诡秘的行为引起了埃及情报局的怀疑。经过埃及情报官员哈立德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布置,阿卜莱与萨布里两人最终统统被逮捕归案。
颇有意味的是,与《走向深渊》带来前所未有的辉煌相对,这一时期却是作为埃及第二大产业的电影从短暂的发展阶段“走向深渊”的时期。西方电影以每年300多部的速度涌入埃及国内市场,严重冲击了本土电影业的发展。当我们将这个“讲述故事”的年代,作为“故事讲述年代”的参照时,便会发现《走向深渊》的热映本身就带有着某种悖谬与暧昧了。在影片开始和结束的两次画外音中,故事的讲述获得了清晰的时间坐标,即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1969年前线工地”),与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之前。两次中东战争也构成了一个可以不断返回、不断讲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