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公平感机构信任度与公共合作意向
心理学报 2017, Vol. 49, No.6, 794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7.00794
社会公平感、机构信任度与公共合作意向*
张书维
(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广州 510275)
摘 要 社会公平从古至今都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对社会公平的感知即社会公平感直接决定着个
体的机构信任, 并影响其公共合作参与。本研究将社会公平感分为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 , 将机构信任度分为
工具信任和动机信任, 采用实验室情境设计的方法, 引入最后通牒博弈和免责博弈范式, 通过 2 个实验系统
探讨“公正无私 , 一言而万民齐” 的因果机制。研究发现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正作用于个体的公共合作态度与
意向,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公共合作的双路径模型 : 外部路径由分配公平产生工具信任和动机信任 , 进而触
发公共合作 ; 内部路径由程序公平产生动机信任和工具信任, 进而触发公共合作 ; 二者结合构成个体参与
公共合作的双动力系统。双路径模型的适用性在组织情境和社会情境下均得到了支持。
关键词 分配公平 ; 程序公平 ; 工具信任 ; 动机信任; 最后通牒博弈 ; 免责博弈 ; 公共物品困境
分类号 B849: C91
劳分配领域、按要素分配领域、社会总产品分配领
1 问题提出 1
域和商品交换领域内广泛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 ;
社会公平 (social justice)从古至今都是人类追 潜规则现象盛行则暴露出明显的程序不公(林炜双,
求的崇高社会理想(Sabbagh Schmitt, 2016; 郭永 高 腾 , 孙 李 银 , 景 怀 斌 , 2010; 易 成 非 , 姜 福 洋 ,
玉, 杨沈龙, 胡小勇, 2017)。从《论语》提出的“有 2014) 。这一切使得社会风险有所加剧(宋林飞, 2016),
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圣经》(箴 14: 30) 社会稳定正在遭受威胁(张书维, 王二平, 2011; 张书
告诫的“公义使邦国高举”, 无不体现出“公平正义比 维, 2015)。转型社会中, 社会公平感直接决定着民众
太阳还要有光辉”1 的普遍共识。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 对当权者合法性的认可(Johnson, Hegtvedt, Khanna,
对组织公平(organizational justice)已有了一套完整且 Scheuerman, 2016; Wegener, 2000), 这构成了政
被广为使用的定义, 即指人们对组织公平性的整体 治 信 任 的 主 要 来 源 (Levi Stoker, 2000; Tyler,
感 知 (Colquitt, Greenberg, Zapata-Phelan, 2005; 2011a) 。调查发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 10 余年间 ,
Greenberg, 2011; Guo Giacobbe-Miller, 2015; 李 中国民众的总体政治信任已经出现下滑态势(Wang
超平 , 王桢 , 毛凯贤 , 2016; 苗青 , 陈思静, 宫准 , You, 2016; 孟天广 , 2014), 且实际信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