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遥测技术应用於空气污染物之监控.PDFVIP

红外光遥测技术应用於空气污染物之监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外光遥测技术应用於空气污染物之监控

紅外光遙測技術應用於空氣污染物之監控 1 2 2 2 2 張寶額 、楊人芝 、宋隆佑 、陳新友 、莊凱安 1 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境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研究員 2 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境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摘要 環境的臭異味污染問題 ,在公害陳情事件中 ,一直佔有非常高的比例 。本研究以長光徑的遙 測技術(OP-FTIR) ,針對石化工業區鄰近的環境敏感點進行 162 小時的連續監測 ,每 5 分鐘收集 一個紅外光吸收光譜(量測數據) ,量測期間總共收集 1900 個以上的吸收光譜(數據) ;調查期間並 在監測現場同步收集當地的風速、風向和溫濕度等氣象資料 。現場收集之紅外光譜經軟體分析污 染物成分和濃度 ,分析結果再結合當地的風向資料 ,據以解析污染物的來源方向 ,藉以評估受點 之可能的臭異味成分 。最後再針對工業區內工廠的排放源 ,以 CC-FTIR 量測其排放管道的排放 量 ,配合現場量測的氣象資料(風速 、風向 、溫度 、穩定度) ,以高斯擴散模式模擬煙囪擴散的結 果 ,比較 OP-FTIR 的監測結果 ,追查工廠內的逸散來源 。 OP-FTIR 監測結果顯示在順行風向的條件下 ,現場持續偵測到高濃度的 DMF 和丁酮 ,最高 濃度分別達 155 ppm-m 和 104 ppm- m ,亦即最大的量測光徑平均(path-averaged)濃度分別為 822 ppb 和 550 ppb ,均已超過 AIHA 文獻的最低嗅覺閾值(470 ppb 和 250 ppb) ;因此可以推論 DMF 和丁酮為學校內的主要異味污染物。同時高斯擴散模式的計算結果也顯示排放管道的下風擴散濃 度和 OP-FTIR 的監測結果之間有相當好的一致性 ,顯示下風處監測的 DMF 和丁酮 ,主要來自廠 內的煙囪排放 。 關鍵字 :紅外光遙測 、光徑平均濃度 一 、 前言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準提升 ,民眾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已由單純的物質生活要求提升到居 家環境品質的要求 ,也因此造成民眾對空氣品質 ,尤其是臭異味的陳情居高不下 。在各項空氣污 染的調查工作中 ,臭異味的調查無疑地是環保機關最困擾的一向工作 ,原因無他 ,臭異味的認定 無法以客觀的採樣分析方式進行 ,通常只能憑藉主觀的感官感受而加以判定 。臭味污染受污染物 種類和濃度 ,及大氣條件如風向 、風速 、大氣穩定度 、溫濕度等客觀條件影響 ,甚至 「人」的主 觀因素 ,都會影響臭味的認定 。目前 「聞臭」是最常用的臭味調查方式 ,即依賴 「聞臭師」主觀 地以感官判定 ;然而即使是經採樣後再以儀器如 GC/MS 分析 ,也常會發生採樣時間和臭味發生 時間無法吻合 ,再加上各種污染物的嗅覺閾值並沒有一個大家認可的值 ,也因此在執行臭異味調 查時常引發質疑和爭議 。 PU 合成皮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如二甲基甲醯胺(N,N-dimethyl formamide, DMF) 、丁酮(methyl ethyl ketone, MEK)和甲苯(toluene) ,這些有機溶劑經由製程逸散或由收集處 理後由排放管道排放到大氣中 ,均可能造成工廠附近區域的臭異味污染 。本研究即以高雄縣境內 一家大型 PU 合成皮業的排放管道為調查對象 ,經由 OP-FTIR 的連續量測和現場的氣象條件觀 測 ,由量測結果對照文獻的嗅覺閾值 ,以評估工廠周界村落的臭異味污染 。最後以工廠排放管道 的量測結果 ,結合高斯擴散模式的下風擴散濃度計算 ,以搜尋下風處的臭味污染的廠內來源 。 一 、研究方法及技術原理 根據工研院化工所在民國 86 年的研究調查顯示 ,國內 PU 合成皮業者因製程逸散和管道排 放的有機溶劑每年高達 16 萬噸 ,其中估計約有 11萬噸的 DMF 、2.9 萬噸的丁酮和甲苯 1.8 萬噸 [1] 。這些有機溶劑的逸散 ,除了加劇臭氧的生成而影響空氣品質之外 ,更因為其低嗅覺閾值而 造成工廠周圍民眾的臭味陳情 。根據 AIHA 文獻統計 ,DMF 的嗅覺閾值為 0.47– 100 ppm ,丁酮 為 0.25-85 ppm ,甲苯為 0.021-69 ppm[2] ,本研究的嗅覺閾值採用各污染物的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