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宜兴紫砂壶艺三杰(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现代宜兴紫砂壶艺三杰(中)   二、近现代壶艺大师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年),字芝莱,宜兴蜀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高手。   1906年,吴云根拜清末名师汪春荣为师。满师后,被聘为“宜兴紫砂陶业公司”技工,专制仿古器。1915年,宜兴利用公司成立,吴进公司制壶。   1915年秋,由师父汪春荣推荐,利用公司介绍,吴云根与江案卿、李宝珍、杨阿时四人远赴山西平定陶厂任技师,为宜兴紫砂推向全国作出了贡献。其间吴云根数次为山西省省政府主席阎锡山仿制古壶,制品为阎收藏。   1918年,吴云根回到宜兴。1919年,师父汪春荣收朱可心为徒后,每日必去烟馆抽大烟,故有时请吴云根帮忙制壶。吴作为师兄,尽力关照师弟朱可心。当朱可心想学制“鱼化龙壶”时,吴不但尽力辅导,还将自己收藏的清末民初紫砂名师范大生的“鱼化龙壶”赠给朱可心,让他当样品摹仿。朱可心满师后,吴云根又对他多方推荐处处提携,感人的故事在宜兴紫砂界传为佳话。      1929年,吴云根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任技师。1931年受聘“省立宜兴陶瓷职校”任技师兼技术辅导。后又为宜兴吴德盛公司、上海铁画轩公司制壶。吴云根在上世纪30年代所创制的“线云壶”与“四方传炉”等壶式古朴大方、端庄圆润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抗战爆发后,宜陶职校停办。吴云根因生得身材壮硕,气力过人,当时为生活所迫,故常以挑坯、搬运为业,上世纪整个40年代吴云根制壶很少。   建国后,1954年10月吴云根与裴石民、朱可心、施福生、邵陆大、范正根、范祖德6位名师一起,组建紫砂工场,最早走上合作化的道路。1956年,吴云根任蜀山陶业合作社技术辅导,为1956年江苏省政府任命的七大紫砂名艺人之一。   吴云根最杰出的弟子吕尧臣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震为省工艺美术界名人,何挺初、葛明仙、程辉等弟子皆为当今宜兴紫砂名家、高级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最早由他亲沐教泽,后推荐于师弟朱可心处学艺,是同辈中摒弃门户之见的典范。   吴云根于1969年文革“清理追查”运动中被诬陷,在紫砂工艺厂内自杀身亡,时年77岁。   吴云根制壶风格朴实、稳重,技艺高超,其紫砂作品构思奇妙,享有“出神入化”的美誉。传器以竹子、提梁与瓜形壶为主,壶具多以双色泥料来表达主题,作品多次被送到国内外参展,精品壶具多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吴云根对竹型壶的制作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他制作的竹提壶艺术构思影响着下一代陶人的创作思维。1963年,吴云根制作了由外交部定制的“金鸡报晓壶”作为国礼,赠给当时的泰国领导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紫砂花货中,有很多以瓜果、花卉入壶的作品,如莲花、佛手、木瓜、葫芦、春桃、秋柿,以这些植物形态制出的壶具千姿百态、趣味盎然,深得人们的喜爱。   “双色木瓜壶”是笔者所藏吴云根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壶高11.8厘米,口径5.3厘米,容量700毫升。壶盖内钤长方形阳文篆印“芝莱”,印章清晰刚劲。此壶无底印,但在壶体上有民国宜兴紫砂名店“毛云兴出品”的刻款。双色木瓜壶盖钮以三层木瓜叶叠加而成,节疤顺畅得体,壶嘴、壶把弯曲自然。全壶饱满、高昂,工艺超群,是吴云根早期创新的精品壶具。   这把木瓜壶是一把双色壶,壶体表面涂以墨绿泥,而盖、流、把均为紫红泥。民国十年(1921年),宜兴的紫砂艺人在天然的本山绿泥中加入氧化钴制成了墨绿泥,吴云根就运用当时首创的墨绿泥制成了名作“双色木瓜壶”与“双色扁柿壶”(岩如陶刻,祥丰泰出品)。      “双色木瓜壶”主面为民国陶刻名家范泽林(号石如)篆刻的“花间品茶,常忆古人”八个正楷大字,字体工整,刀法苍劲,落款为“毛云兴出品,石如生拜刻。”侧面刻有“喜鹊登梅图”,题款为宋代诗人林和靖的咏梅诗句:“暗香浮动月黄昏,石如刻”,字体为行书,刀法圆润流畅。双色木瓜壶为名壶、名刻,全壶充满了浓烈的文人气息与怀古幽情。   木瓜壶是民初花货中的常见器型,制壶名家李宝珍与冯桂林都曾有制作。而欣赏吴云根大师的“木瓜壶”,就如同面对秋后的江南原野,五谷丰登、瓜果满园,作品表达了大师对安定丰饶生活的向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竹段提梁壶”宜兴紫砂工艺厂藏品。壶高16.5厘米,口径9.5厘米,容量600毫升。盖印“云根”,底印“吴云根制”。此壶是吴云根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团泥制成,色泽葵黄艳丽。竹提壶以竹节为壶身,挺拔刚劲;以提梁为壶把虚实相间;盖钮为虬曲的竹枝,生动传神;壶流处缀以竹枝、竹叶,竹叶飘动,舒展有致,似塑如画。全壶工艺精湛制作精良,是吴云根的代表作之一。   吴云根的传器有上世纪20年代的“双色扁柿壶”,上世纪30年代的“绿泥线云壶”,而50年代的“双色竹段壶”由南博收藏,“觚菱提梁壶”则由宜兴陶瓷馆珍藏。(责编:石晓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