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中结核杆菌两种试验方法的比较.docVIP

痰液中结核杆菌两种试验方法的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液中结核杆菌两种试验方法的比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痰液中结核杆菌两种试验方法的比较 孔燕   (南京高淳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南京 211300)   【摘要】 目的:探讨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的痰涂片查结核杆菌方法。方法:采用浓集涂片法和直接涂片法,检测6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内结核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杆菌检出率,浓集涂片法为70.6%,直接涂片法为29.4%。结论:浓集涂片法痰内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关键词】 结核杆菌;浓集涂片法;直接涂片法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61-02   目前,结核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又重新上升,据最新统计,全球的1/3人口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新发生病例800万,死亡人数300多万,结核病发病重新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艾滋病患者的急剧增多,艾滋病患者会感染和传播结核病;二是结核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我国是耐多药结核菌的“热点”地区。   结合分歧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临床上常通过检测结合杆菌来诊断和鉴别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肺结核分为“涂阳”和“涂阴”以及“菌阳”和“菌阴”:分别代表检测到患者痰涂片检测阳性、涂片检测为阴性、结核菌培养为阳性、结核菌培养为阴性。结核菌的涂片检查主要是通过将患者的痰或是其他部位的体液制成涂片在镜下检测患者的阴、阳性。由检验人员将患者痰中疑似结核的部位制成涂片,进行检查。 因结核菌属于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一般用齐尼(Ziehl- Neelsen)抗酸染色法,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可以染上,但用3%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用美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可以检验出结核菌[1]。我科2015年应用痰浓集涂片法与直接涂片法抗酸染色,对收治的68例活动性肺结核的痰进行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采取来自病人的肺部痰,最好收集清晨第一口痰,盛WHO推荐的国际通用螺旋盖痰瓶内送检。痰标本性状:应以干酪痰、血痰、或粘液痰为合格标本,痰量应为3ml~5ml[2]。   1.2 材料   采用(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结核菌染色液,方法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方法使用。   抗酸染色一般步骤:   (1)初染:用玻片夹夹住涂片标本,滴入石炭酸复红2~3滴,在火焰高处缓慢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即暂时离开,如果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加热3~5分钟,等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   (2)脱色:用3%盐酸酒精将涂片进行脱色30秒~1分钟,之后用水冲洗。   (3)复染:用碱性美兰溶液将涂片复染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用油镜观察。   1.3 方法   1.3.1浓集涂片法 取患者痰标本1ml,加入2ml 4%NaOH处理15min,倒入清洁的试管中,用离心机以3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将上部的液体倒出并弃去,将剩下0.1ml的液体进行混匀后涂片,在载玻片正面右侧2∕3中央处均匀涂抹成面积为10mmtimes;20mm的卵圆形痰膜,干后进行抗酸染色,油镜检查。   1.3.2直接涂片法 取合格痰标本约0.1ml直接涂片,在载玻片正面右侧2∕3中央处均匀涂抹成面积为10mmtimes;20mm的卵圆形痰膜,干后进行抗酸染色,油镜检查[3]。   2.结果   68例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中,检测结果为浓集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的48例(70.6%),??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检测为阳性的20例(29.4%),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意义(chi;2= 33.9488,Plt;0.05)。   3.讨论   两种试验方法进行对比表明,痰浓集涂片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目前结核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痰涂片染色镜检抗酸杆菌,在直接涂片法中将0.1ml痰液均匀涂成200mm2面积的薄膜,其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设备等优点,所以普通实验室仍大多使用此方法。而痰浓集法是将5ml痰液中所含结核分枝杆菌的大部分浓缩到0.1ml沉淀中,所以其灵敏度可大幅度提高,4% NaOH既可杀菌又可溶解粘稠物,阻断传播途径[4]。   【参考文献】   [1]张桌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4-215.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赵雁林,姜广路.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4]周正任.医学微生物学[M].第6版.北京:人民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