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引言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开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积极研究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说,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开始起步。研究者开始关注比如说学习、人际交往、性格特征、人格障碍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个方面,而且相关的研究和报告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出不穷。姚本先、王道阳等人通过对《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心理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2008年发表的536篇关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精神疾病及生理问题、一般心理健康等四大领域,而且研究机构主要是师范教育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研究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地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和北部地区,地区分布不平衡[1]。另外,张梅、辛自强等人通过对1986—2010年间237项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共考察了30多万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9个因子)进行横断历史的元分析所得结果表明:从1986到2010年这25年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减少,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而且这种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大学一年级以上的学生身上。另外重点大学的学生(较之非重点大学)、城市生源学生(较之农村)、男生(较之女生)的心理健康改善更快[2]。然而,另一项研究却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23.25%,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3]。尽管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但是笔者认为,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必然会对大学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也会不断增加,大学生由此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日益突出,比如因心里无法承受压力或因失恋想不开而跳楼自杀等等,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因此,尽管前人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成果颇丰,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每个阶段每个时期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有所不同,进而提出的相应解决对策也会与时俱进、因情况而异,每个时期的研究既是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又能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过时的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2010年11月30日至2011年2月28日,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近万名大学生进行了网上投票。调查结果显示:[4](1)90%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问题。其中,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问题,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另外还有3%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问及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时,83%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最典型的特征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其他依次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56%),心平气和、与世无争(51%),吃的下、睡的香(38%)。(2)引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依次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67%)、就业压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51%)、情感问题(48%)、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48%)、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45%)、学习压力(44%)、经济困难(26%)、不适应大学生活(16%)。 从调查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是很乐观,有过心理方面问题的大学生竟占90%以上,可见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而且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中,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比较突出。不过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 通过分析《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我们可以归纳得出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人际交往有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或其他原因而不能顺利的与他人沟通;自卑而害怕与他人交往;嫉妒和猜疑等因素导致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忽视平等互助的交往原则,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而最终导致孤立无援;不同年龄之间出现代沟等[5]。 (二)与求职择业等就业有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不了解与自己的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缺乏选择职业的主动性;社会经验不足,对面试缺乏信心,在面试过程中出现过度紧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