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容砂子岭矿区银铅锌矿8万吨年开采工程
广西容县砂子岭矿区银铅锌矿8万吨/年开采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单位: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字第号
(1) 建设单位广西容县恒湘矿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曹富华
联系电话(2) 环评单位: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工
联系电话:0773-5839354
传真:0773-5839747
E-Mail:kdy_tws@163.com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项目基本情况 1
1.2矿区位置 1
1.3开采设计方案 1
2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3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3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3
2.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3
2.4声环境质量现状 4
2.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4
2.6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4
3环境保护目标 4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
4.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5
4.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4.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4.4固体废物影响预测与评价 6
4.5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7
4.6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
5营运期主要环保措施 7
5.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7
5.2水污染防治措施 7
5.3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8
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9
5.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
5.6服务期满后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 10
5.7环保投资 10
6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0
7规划相符性分析 10
8清洁生产 10
9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10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广西容县砂子岭矿区银铅锌矿开采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址:广西容县六王镇开采矿种:银矿、铅矿、锌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8万吨/年拟申请矿区面积:1.5081平方公里拟申请开采标高:+642米~+119米(含5米井底水仓)矿山服务年限:10年(含0.8年工期)项目投资:2000万元.2矿区位置
广西容县砂子岭矿区银铅锌矿位于容县城东南约28km处,隶属容县六王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0°43′58″~110°46′58″,北纬22°42′59″~22°46′59″。矿区距容县杨梅镇15km,距容县六王镇18km。矿区西部有324国道从六王镇双善村通过,可通达容县、梧州、广州。2012年惠民工程“村村通”简易公路已通达矿区,矿区交通较为方便详见图1-1。.3开采设计方案
本设计的开采对象为拟申请矿区范围内①、②、③、③-1、④、⑤、⑥号及⑦号共8个矿体,分为两个区块。其中区块的①、②、③、③-1、④、⑤、⑥号矿体为银矿体,主要有用组份为Ag,伴生有用组份为Pb、Zn。区块⑦号矿体为铅锌矿体,矿石类型属硫化矿,主要有用组份为Pb、Zn,伴生有用组份为Ag。
不同矿体按以下顺序依次开采:首先同时开采、、-1号矿体,其次同时开采、、、、号矿体。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根据产业政策和设计可利用的资源量,确定矿山建设规模为年产原矿石8万t267t/d)。设计利用的银矿石资源量矿石量为65.32万t,Ag平均品位324.17×10-6,Ag金属量211.75t。矿石回采率为90%,废石混入率为10%,则本矿山可采出银矿石量为65.32万t,采出矿石Ag平均品位291.75×10-6。设计利用的铅锌矿石资源量为万t,矿石品位:Pb 1.61%,Zn 0.73%。矿石回采率为90%,废石混入率为10%,则本矿山可采出铅锌矿石量为万t,矿石品位:Pb 1.45%,Zn 0.66%。矿床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根据矿区地形地貌特点、矿体赋存条件、矿山现有井巷布置情况,设计确定矿床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案,由主平硐、提升盲斜井、中段运输平巷、中段回风平巷、人行通风天井及回风天井、回风平硐等井巷工程构成矿床开拓运输通风系统。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设计的开拓井巷布置情况以及所采用的采矿方法,设计确定中段高度为19m~60m,其中①号矿体划分为580m、533m、480m、420m、380m、340m、300m和268m共8个中段;②号矿体划分为590m、545m、510m、475m、417m和395m共6个中段;③号矿体划分为478m、420m、380m、340m、300m、268m和233m共7个中段;③-1号矿体划分为478m、420m、380m、340m、300m和281m共6个中段;④号矿体划分为300m、254m、199m、149m和124m共5个中段;⑤号矿体划分为450m、420m、375m共3个中段;⑥号矿体划分为545m、540m、476m共3个中段;⑦号矿体划分为520m、480m、450m、400m共4个中段。
2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各点SO2NO2的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