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外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VIP

邵外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邵外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岿然(kuī) 隘口(ài) 陨落(s?n) 心弦(xián) B. 嗫嚅(niè) 拘泥(ní) 忸怩(nì) 横亘(gěn) C. 蹂躏(lìng) 一隅(oǒ) 义愤填膺(yīng) 呱呱坠地(guā) D. 悚然(sǒng) 不屑(xiè) 扁舟(piān) 混沌(dù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闪烁 蔓延 能曲能伸 大事渲染 B. 喝采 渔肉百姓 兴灾乐祸 欺侮 C. 全神贯注 翱翔 骇人听闻 耸入云霄 D. 慎密 心心相映 世外桃园 雷厉风行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悚然 ( 害怕 ) 令人发指 ( 头发) B. 灭顶之灾 ( 水漫过头顶 ) 岿然不动( 高大独立的样子) C. 讪笑 ( 讥讽 ) 急不可耐( 忍耐 ) D.微不足道 ( 足迹 ) 疲惫不堪(不能忍受) 4. 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5.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放着一叠厚厚地植物标本。(把“地”改为“的”)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6. 选出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 ) A.《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叙事诗 B. 《日出》—曹禺—现代剧作家 C. 《钦差大臣 》—托尔斯泰—俄国 D.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代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8分) 7.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8.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 9. 出自《醉翁亭记》,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的成语是“         ”。 10. 仿照下面句式, 写一个比喻句: 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 。 三.阅读文段(除23题5分外,其它每题3分,共50分) (一) [黄省三由中门进] 黄省三 (甲)李……李先生。 李石清 怎么?(吃了一惊)是你? 黄省三 是,是。李先生。 李石清 又是你,谁叫你到这儿来找我的? 黄省三 (乙)饿,家里的孩子大人没有饭吃。 李石清 (丙)你到这儿就有饭吃吗?这是旅馆,不是粥行。 11、本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的矛盾冲突是 12、甲、乙、丙三个括号中的舞台说明,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A、无力地 胆小地 冷冷地 B、冷冷地 无力地 胆小地 C、胆小地 无力地 冷冷地 D、无力地 冷冷地 胆小地 13、上文在全文剧情结构中属 部分,它运用了 、 等描写方法。 14、从这几句可以看出黄省三和李石清性格特征的一个侧面,请加以概括。 (1)黄省三: (2)李石清: (二)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