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编织复合材料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界面强度测试 (在惰性气体中加热1000℃到1600℃) (在惰性气体中加热2500℃) * C/C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渗透一种碳先驱体到碳纤维预制体中,然后再升温到大约1000℃碳化,或者1000℃通过CVD方法,然后经过多次浸渍、碳化或CVD,最后加热到2000℃以上石墨化。 碳纤维 碳纤维微观结构是由几乎平行于纤维轴向排列的类石墨微晶构成,这样的结构使纤维表现各向异性特征。 平行于纤维纵向的弹性模量、强度和热/电传导性能较大,而横向相应的性能要比纵向小一个数量级。 纤维横向的热膨胀系数要比纤维纵向的热膨胀系数大很多。 碳纤维 碳纤维的模量范围从206GPa到689GPa,强度范围从1.7GPa到4.1GPa 高模纤维比低模纤维拥有高的热传导率,高的密度和碳产率和低的热膨胀系数。 如果把低模纤维加热到石墨化温度2500K,首先模量增加,轴向排列整齐度和微晶尺度也增大。并且晶面间的距离减小,纤维收缩。 碳纤维 连续碳纤维的制作过程是抽丝、氧化定型、碳化和石墨化。 1960s早期,采用人造纤维作为碳纤维的先驱体 利用PAN(聚丙烯腈)作为碳纤维的先驱体 利用沥青作为碳纤维的先驱体 复合材料抗氧化处理 如果发生氧化,CC复合材料的性能迅速下降。当温度高于500℃,碳纤维和氧气接触,碳纤维氧化的速度非常迅速。 当有2%-5%重量的碳纤维发生氧化,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会降低40%-50%。 抗氧化处理 通过净化去除催化氧化剂,钝化反应基 加入一些元素或化合物阻止氧气与纤维接触 开发外部涂层技术。 碳基体 一般有三种碳基体先驱体 热塑型沥青 热固型树脂 CVI方法 选择哪种方法的原则:很到程度上依赖于生成复合材料部件的几何形状。 厚度薄的部件主要采用CVI方法; 厚度厚的部件使用树脂或沥青渗透; 复杂形状的几何部件使用树脂渗透。 一般利用混合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致密化处理。 界面 界面的性能取决于 纤维的类型 纤维表面活性 基体的类型(树脂前驱,CVI的微观结构和沥青前驱) 基体活性 纤维体积含量 加工条件 致密化程度 纤维方向和层压板厚度。 好的界面使复合材料在纵向拉伸时破坏应变等于基体的破坏应变,很好的纤维与基体的结合降低了材料在纤维方向的性能并且使材料变脆 。 如果纤维和基体发生脱粘,复合材料会表现伪塑性(pseudo-plasticity)。 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比 通过致密化到四个周期材料的所有性能都有所改善,但是横向强度变低,没有造成层间剪切强度的降低。 横向强度 层间剪切强度 常温 石墨化温度 碳纤维增强炭化Borden SC-1008酚醛材料 6MPa 4.8MPa或更小 20.7 MPa to 24.8 MPa 碳纤维增强PPQ resin char材料 4.7MPa 3.4MPa或更小 14.5 MPa 碳纤维增强FF-26 resin char材料 5.2MPa 3.1MPa或更小 19.9 MPa CVD碳化酚醛树脂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4MPa到30MPa 16MPa到27MPa 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 碳纤维 纤维束壳的影响 碳基体 基体的有效性能直接与处理历程和浸渍方法相关。 基体的微裂纹与复合材料最后处理的温度有关。微裂纹影响复合材料内部基体的性能(剪切性能和热膨胀)。 通过热膨胀和45度拉伸试验确定与温度相关的基体材料性能。 碳基体 纤维预制件 纱线 机织结构 编织结构 缠绕和编织结构对比 编织和机织复合材料性能 Hiroshi Hatta, Keisuke Taniguchi, Yasuo Kogo.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ree-dimensionally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composite. Carbon 43 (2005) 351–358 3D C/C 增强相位PAN基高强度型纤维,纤维体积分数48%(每个方向为16%),通过927K,1000atm,使用煤焦油沥青作为浸渍材料,然后通过2800K热处理,最后密度为1.9g/cm3。 2D C/C Torayca M40, 使用预浸纤维束方法,6K碳纤维, 利用尼龙似把纤维束固定成单向的预浸渍板,对称铺层,873K HIP, 2300K在惰性气体环境下热处理,纤维体积分数为50% 压缩试验前期试做 压缩试件尺寸的影响 高温压缩性能 Ken Goto, Hiroshi Hatta, Masato Oe, Takashi Koizumi. Tensil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Carbon–Carbon Composite at Elevated Tempe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