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章丘广播电视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章丘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学习过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五、章节要点、学习指导 (一)章节要点 第一讲 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使用 (二)学习指导 (一)学习原则 1、要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原则。 2、要坚持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结合起来的学习原则。 3、要坚持互相联系、融会贯通的学习原则。 (三)常用的工具书介绍: 1、查检字音和字义 (1)、 《新华字典》 (2)、《现代汉语词典》 (3)、《康熙字典》 作者张玉书、陈廷敬等人,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特点有二:(1)收字多,共收字47035字,按部首排列,分214部。(2)资料丰富。就字音说罗列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各种反切材料;就字形而言列出了所有的异体字, (4)、《汉语大字典》 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56000个左右。特点有三:(1)注意反映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该字典在楷书单字条目下列举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2)搜罗数据非常丰富,包括历代字书辞书和各种书证,尽量罗列出来,供读者参考。(3)在义项的确立上带有明显的随文释义的倾向。 2、、查检词语和典故 (1)、《辞源》和《辞海》 《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它所收录的词条包括成语典故、人名地名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等等。 《辞源》是一部古汉语的专门辞典。 (2)、《汉语大词典》 主编罗竹风,全书共分十二册,参编人员一千余人。全书共收词语三十七万五千余条,这是一部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的巨著。全书按200部首排列,字头下标注现代音与古音(中古音与近古音),古音用反切标注。 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1)、《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1711年出版,共收虚词四百七十多个。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2)、《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1819年出版,共收虚词一百六十个。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所收虚字以经传为主,以子书和其他书的材料为辅,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 (3)、《词诠》 杨树达著,1928年出版。 该词典共收古汉语常见虚词500多个,按注音字母排列。其特点有三: A、收录虚词比较多。 B、分析比较精细。 C、例句充分,能帮助我们通过大量例证来反复体味虚词的意义。 我的联系方式 电话Q Q: 154466801 邮箱:zqddcll66@126.com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的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 第九讲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史记· 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之”,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 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汉书·苏武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  2.形容词词的使动用法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秦”即“使秦国弱”。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白骨生肉”  二、古汉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异之”即“认为之奇异”。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分析: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        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        看法,客观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