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及其不美导读-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PDFVIP

美学及其不美导读-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学及其不美导读-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

《美學及其不美》導讀 Malaise dans lesthétique Europe, le romantisme révolutionnaire, numéro 900 - Avril 2004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 楊凱麟 kailin68@ 2009/10/31 法文書名Malaise dans l’esthétique ,或許該譯為《在美學中的不適》,但法文 書名直接地擬仿佛洛依德的《文明及其不滿》的法譯本標題 (Malaise dans la civilisation ),而且在英譯及德譯本裡,也都採用各自語言裡的這個擬仿。所以, 在詢問過Rancière 後,我們也用中文裡的擬仿,譯為《美學及其不滿》。因此, 儘管Rancière 並不怎麼援引精神分析(除了馬克思之外,親身歷經法國這麼多浪 潮的洗禮,Rancière 似乎總是不太受到「風潮」的影響),我想在一開始便提醒 大家留意本書標題上的這個暗影。 此外,這本書,伴隨著 2000 年出版的《感性分配》,2001 年的《美學潛意 識》與《電影學寓言》,2003 年的《影像的命運》與2008 年的《解放的觀眾》, 或許共同構成了Rancière 從 1996 到2001 年這六年之間在「國際哲學學院」所開 設的美學課程 (課名可參考大綱)。粗略的說,如果不把Rancière 的文學論述算 進來,我們應該可以將美學視為96 年以後Rancière 哲學論述很重要的一環,而 這個論述,毫不意外的,與他較早期的哲學關懷-政治-,有相當深刻的理論關 連,當然,在我今天的報告裡,我也將更特意的指認Rancière 在這種既政治又美 學 (或,非政治又非美學)的思想運動中,在某些地方理直氣壯,在另些地方則 隱而不顯的法國當代哲學姿態。 首先,關於書名裡malaise 這個詞。「美學」或「審美」不跟愉悅、激情、崇 高或完善結合,卻涉及某種「不爽」、不滿 、苦惱或不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種在美學中的不爽(注意,不是「不爽的美學」,而是「美學中的不爽」),涉 及的是擺盪在二種極端間的思想狀態,甚至在某種意義下,這種思想狀態可能就 1 是思想自身。這二種狀態,冷熱不均,其中之一,是對世俗生活的影像與使用物 的「惡搞」(n’importe quoi );另一則是,宣稱要將藝術形式轉化成嶄新生命形式, 並對這種美學革命給出不實與誇大承諾 (25 )。前一種是醜聞的,後一種卻是崇 高(但卻也不無醜聞)的。似乎在這二極之間,美學總是被控訴賦予了藝術惡搞 的罪名,總是被控訴迷失於哲學的絕對與社會革命的虛假承諾中。Rancière 在導 論最後明確指出,在這種美學的不適中,他所企圖從事的,是將美學視為「藝術 功能的體制」(régime de fonctionnement de l’art, 25-26 )與「言說模組」(matrice de discours, 26 )的結合。我們稍後會對此進一步說明。 在導論中,Rancière 以二位當代法國重要哲學家的美學論述 (他們各以一本 書為代表)來描繪1990 年代之後的美學論述光譜,這二本書分別是 Jean-Marie Schaeffer 的《向美學永別》(Adieu à l’esthétique , 2000 )與Alain Badiou 的《非美 學小冊》(Petit manuel d’inesthétique, 1998 )。 Rancière 認為,Schaeffer 意圖以大寫藝術的絕對性取代對美學行為與藝術實 踐的研究,由此要避開「知性與感性和解」的假問題;Badiou 反之,透過詩歌 (特別是馬拉美的詩)所具有的感性真理,他以柏拉圖的大寫觀念之名,藝術作 品則是其事件,意圖拒斥一種將真理屈服於已妥協哲學的美學。他們二位都批評 美學中對純粹思想、感性感情(affects sensibles )與藝術實踐的混淆。Rancière 稱此為「美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