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教育之第九章 网络安全PPT
第九章 网络安全;;第一节 典型案例; 点评:本案例中,张某将录像资料放在网络上传播,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造成了严重后果,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案例二:网络成瘾
成都某高校一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其每日作息时间安排如下:13:00起床吃午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8: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晚上,通宵玩网络游戏;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这位大学生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同学间的聚会和活动都拒绝参加。两个月以后,他发现自己思维方式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所想的全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的规则来思考,开始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案例三:网恋陷阱
江苏某女大学生小雪在网上认识并爱上了一位毕某的男子。在毕某邀请下,她多次去哈尔滨跟“心上人”约会并同居。一次约会中,毕某得知小雪的家境很好,父母准备送她出国深造,觉得送到嘴里的“肥肉”哪能轻易放掉。就在小雪出国前夕,毕某再次将她约到自己住处,实施了他的敲诈计划,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情况下,竟与同伙将小雪掐死。; 点评:因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原因,一些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方法骗取涉世未深的女孩们的信任,他们勾引少女的目的不外乎是伤害少女以达到自己发泄私欲的目的,或是骗取对方的钱财。因此,女生要充分认识网络世界存在着的虚拟性和险恶性,对网络恋情多一份清醒,少一份沉醉,时刻保持警惕性。; 案例四:求职陷阱
大学生史某,在一招聘网站上看到沿海某省重点高中在招教师,于是填写自己的资料,几天后她接到对方发来的一份表格(包括账户号、工作经历、学习背景、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要求她详细填写。史某以为是对方对自己感兴趣,于是就按照要求全部填写。结果一周后,史某一家频繁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和邮件,还有打电话推销东西的。原来是非法网站以招聘为幌子,骗取网民的详细资料后出售给需要的人来牟利。; 点评: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就业环境,作为求职者谁都不想放过待遇优厚的求职机会,但是面对鱼目混珠的求职市场,对于轻而易举的职位诱惑以及唾手可得的高薪机遇,还是应该小心翼翼为好。除此之外,在网络求职过程中,还应注意防范一些网站收集和盗取个人信息后出售牟利,使得求职者不但没有找到工作,还因此赔上时间、精力和金钱。; 案例五:购物陷阱
女大学生王某到莱山区公安局报案:她在网上购买手机时,不慎被骗4000元。王某是大三学生,其在淘宝网上看到一条信息,某名牌手机只卖850元,比市场价便宜近一半,她立即与商家取得联系。商家说,他们正在搞活动,她必须买四款同样的手机,才能给她850元的低价。王某打起了小算盘,这手机很便宜,先从网上买来,再适当加价卖出去,还能小赚一笔。王某按商家要求先后汇了4000元到指定账户。过了数周手机仍然没有寄过来,王某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 点评:此乃最为常见的网上购物陷阱个案。被低廉的商品所吸引,往往是受害者上当受骗的重要原因。天上不会无端掉下馅饼,如果网上商品价格和市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那购物者就一定要小心谨慎。; 少年时期的杨晓光,对游戏特别痴迷。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晓光接触到了编程语言,得知游戏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写出来的。此后,这位游戏少年又多了一项爱好——编程。为了学习编程,他成为书店和电脑城里的常客,几乎把书店关于电脑和IT产业的书全部看完,通过自己的学习,他掌握了许多编程的方法和技能。在大学里,杨晓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在电脑方面的天赋,在学习之余他自己研究游戏开发和电脑知识。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追求,决定在游戏行业发展,为此,他苦心求学,不断尝试实践自己的梦想和调整自己的策略,最终干出了一番事业。; 网络是把双刃剑,正确用之则受益无穷;错误用之,则会耽误学业、影响事业发展,甚至造成网络犯罪,自毁前程。
;第二节 网络活动中可能造成的伤害;一、网瘾综合症 由于沉迷于网络而引发的各种生理、心理障碍的总称。这是新近出现的疾病之一,目前各国正开展对它的研究。现在研究焦点在成瘾性、人际关系、创造毁灭欲和与此有关的抑郁症、躁狂症等,而对于由于辐射、荧屏闪烁、久坐、注视疲劳等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则因时间精力有限不予追踪。;测一测;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 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你其中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