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思想PPT
* 梁实秋 ——生平及翻译思想 英语1103班 任月 王慧敏 生平简介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 )1902 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87年病逝于台北,享年85岁。 抗战8年期间在重庆当选为国民参议员,在国民党政府担任教育部长。 求学与任教 1915--1923年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923--1926年先后就读于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回国后任教于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1949年移居台湾,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 家庭 元配夫人程季淑(1901 - 1974.4.30),祖籍安徽绩溪,1927年2月与梁实秋结婚。育有三女一子。1973年夫妇二人移居西雅图省亲,程夫人不幸因意外去世。梁实秋悲痛不已,写下《槐园梦忆》纪念。? 长女 梁文茜? 次女(夭折)? 三子 梁文骐? 四女 梁文蔷? 续弦韩菁清(1931 - 1994),原籍湖北黄陂,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道成为影星歌星。1974年与丧偶不久的梁实秋相识,并于翌年结婚,引发当时的社会议论。晚年热心于两岸交流事业。[1] 古稀突发忘年恋 韩菁清生于1931年10月,祖籍湖北,湖北才女,歌星,影星。父亲是一位巨贾,后移居上海。一天,韩菁清的义父谢仁钊要写一封英文信,借她刚买的《远东英汉大辞典》查几个英文名词。谢仁钊在餐桌上边吃饭边翻辞典,韩菁清便说:“谢伯伯,吃完饭再看吧,饭桌上有油,会弄脏辞典的。这是我用一千多元买来的!”“一本辞典有什么了不起的!”谢仁钊不以为然,“远东图书公司的老板,当年还是我送他出去留洋的呢。明天,我带你去远东,叫老板送你一本新的!” 第二天,谢仁钊果然带韩菁清去了“远东”。梁实秋也正好前来会友散心。交谈中,梁实秋与韩菁清一见如故。这一天,是1974年11月27日。 1975年3月29日,梁实秋提着一箱书信,飞过太平洋,去台湾缔结他们的“宿缘”。梁实秋和韩菁清一起走过了恩爱的12年。? 主要作品 《雅舍小品》 《英国文学史 》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硕果累累,译绩辉煌 翻译思想 30年代与鲁迅、瞿秋白等就翻译标准进行论战。 论战的焦点: 1、信与达的对立统一 批评鲁迅的 “宁信而不顺”,他的翻译宗旨是存真,不仅对原文的意思忠实,更要对原文语气忠实 2、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他尽管批评鲁迅的硬译,但并未提倡意译,他的作品大部分以直译形式出现,采用以句尾单位的散文体,力求达原文之意 3、译文的欧化和归化 4、重译的问题:不提倡重译,即转译, 翻译思想 主张翻译与研究相结合,译前要做充分的准备;以“存真”的态度翻译,体现“文化传真的精神。 如何做好对当代翻译文学的批评工作 译界同仁应打破常规,不断交流并汲取外国的译学理论,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翻译理论体系。还要加强对名著翻译的批评工作,不断发现优秀译作加以宣传,发现新的人才予以扶携。对于以往的翻译作品,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复译,借鉴翻译前辈的经验,去伪存真,比较鉴别,使新的译本与现代语言发展合拍。这些都是回顾30年代翻译标准论战给我们的启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