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手机txt小说-阿巴达 提供下载
小说排行榜:/top.aspx,最新更新小说:http://www.abada.
cn/news.aspx
1933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俄]蒲宁
【蒲宁】(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Вунин,1870~1953)俄国作
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
始发表文学著作。1901年发表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他的诗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
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诗句优美。1899年与高尔基相识后,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这对他
民主主义观点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的优秀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的苹果
》(1900)、《松树》(1901)《新路》(1901)、《黑土》(1904),反映了作者对俄
罗斯命运的概括性思考,也流露出对已逝去的时代的留恋与惋惜,对现实生活的冷漠。从
中篇小说《乡村》(1910)起,蒲宁的创作开始转向广泛的社会题材,著有短篇小说《古
代人生》、《夜话》、《伊格纳特》等。19O9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土。十月革命前的散
文,《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兄弟们》(1914)充满了对资本主义文明和殖民主
义的仇恨。他的散文绘声绘影、简练生动。他是一位出色的修辞学家和翻译家。十月革命
后流亡国外,侨居法国期间主要创作有关青年时代的抒情回忆录,如长篇小说《阿尔谢尼
耶夫的一生》(1930)、短篇小说集《暗径》(1943)。此外,还著有关于列夫·托尔斯
泰的哲理性文学论文《托尔斯泰的解放》(1937)。1933年蒲宁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
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众多的充满矛盾的创作遗
产,具有一定的美学与认识价值。
第 一 部
一
“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
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
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
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很可惜,人们甚至把我什么时候出生的都讲给我听
了,假如不讲,那我现在就不会知道我有多大年纪(况且,我现在完全没感到年岁的负
担),就是说,不会想到我大概再过十年或二十年就要死了。要是我生长在一个渺无人烟
的荒岛上,那也不会疑心自己就要死。“这就太幸运了!”我要添上这一句。但是谁知道
呢?也许是一场大灾难吧。而且我说不疑心是否真的不疑心呢?我们不是生下来就有死的
感觉吗?如果没有,如果未曾疑心过,那我是否会象现在和过去一样,这么热爱生活呢?
关于阿尔谢尼耶夫的家族,关于他的世系,我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干吗什么都要知道
呢?!我只知道,在格尔波夫尼卡,我们的家族是属于“那些在黑暗的时代渐行消失的世
系”。我知道,我们的家族是“贵族,尽管它已经没落……”
二
我的最初的回忆是使人莫名其妙的、毫无价值的东西。我记得那个初秋的阳光照耀着
的大房间,记得从那朝南的窗口就可以看见山坡上空的冷峭的光辉……仅此而已,就只有
这么一瞬间!为什么就在这一天,就在这一时刻,就在这一分钟,我的意识突然会生平第
一次如此熠熠地燃炽起来,以致记忆力有可能发挥作用?但为什么此后我的意识又立刻长
期地熄灭下来?
我怀着悲伤的感情回忆自己的幼年。幼年每一时刻都是悲伤的,因为这个静静的世界
贫瘠穷乏,而在这个世界中,却有一颗在生活上还没有完全觉醒的、对一切事物还感陌生
的、胆怯的和柔弱的心灵在幻想着生活。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黄金时代!不,这是一个不
幸的、过于多愁善感的、可怜的时代。
也许是因为个人的某些条件,我的幼年才是悲伤的吧?事实上,我就是生长在莽莽森
林的深处。荒漠无人的田野,一幢孤零零的庄园坐落其中……冬天是无边的雪海,夏天是
庄稼、花草的海洋……还有这田野的永恒的寂静,以及它的神秘的缄默……但在这个寂静
中,在这草木深深之处,一只土拨鼠和云雀也会发愁吗?不,它们什么也不会问,什么也
不会感到惊奇,不会感到象周围世界的人所具有的那种神秘的灵性,它们既不知道空间的
召唤,也不知道时间的飞逝。而我那时却已经知道这一切了。天空的深处和田野的远方都
向我讲述了在它们之外仿佛还另有天地,它们都引起我对还未获得的东西满怀幻想和产生
苦恼,不知怎的,它们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抱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爱恋与温情,这使我十分
感动……
这个时候人们在哪里呢?我们的领地叫做农庄——卡缅卡农庄。我们主要的庄园是在
顿河左岸,父亲经常到那儿去。并在那里住很久。而农庄上的产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