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泉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市博物馆联合组建的考古队于2006年9月14日至2007年1月17日对大窑龙泉窑遗址岙底片枫洞岩元明时期窑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历时4月余,发掘面积共1600余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8座,房屋遗迹8处,储料池3个,辘轳坑2个,水沟13条,道路10条,石墙、匣钵墙21条;出土瓷片、窑具和工具等50余吨,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近万件。此次出土的器物器型十分丰富,多为明代龙泉青瓷,有碗、钵、盆、盘、洗、瓶、壶、灯、炉、人物塑像、鸟食罐等。主要器物有莲口牡丹纹大盘、鼓钉炉、三足炉、爵杯、莲瓣纹高足杯、方口福寿瓶、牡丹纹梅瓶、五爪龙纹盘残片、“顾氏”印文碗、“美酒飘香”印文执壶、童男童女塑像、“吉”字狮形小挂件、牡丹纹玉壶春瓶残件及刻铭文窑具等。   此次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后,2007年1月19日和20日,在浙江省龙泉市召开了“龙泉窑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学者70余人对枫洞岩窑址发掘清理的遗迹和出土遗物的价值和意义以及遗址保护工作等进行了论证。   2007年1月20日下午,在专家论证会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新华社浙江分社、《文汇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等媒体及全社会公布本次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其重要意义有以下三点:   1. 此次发掘清理出的重要遗迹,填补了陶瓷考古的某些空白。   清理的龙窑保存基本完整,包括至少由七次叠压打破关系构成的一处龙窑,说明这处窑场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生产,反映了其悠久的烧制历史。此次发掘出土的窑炉保存有相当完整的火膛、炉栅、烟道、投柴孔、通风孔等部分,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龙窑遗迹。窑的结构与以往南方地区发现的龙窑都有所不同,体现了龙泉青瓷生产的特殊工艺,为研究龙窑的发展和龙泉窑的烧成工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2. 此次发掘找出了明确的明代初年的地层,出土的遗物为我们重新认识明代龙泉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新的资料。   发掘中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元代和明代的地层堆积,相互之间有清楚的叠压关系。特别是发掘出土的多件纪年器物,可以明确地确定明代初年的地层。其中出土的大量器物从器类、器型和装饰等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明代龙泉窑的内涵。以往由于对明代龙泉窑的生产情况不清楚,大多认为明代龙泉窑己经衰落,通过此次发掘,使陶瓷界重新认识了明代龙泉窑的生产规模和水平,明代是龙泉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3. 此次发掘找到了龙泉窑在明代烧造宫廷用瓷的实物依据,确定这处窑场的生产性质为承接官府订货、生产官用瓷器的窑场。   本次发掘在明代初年的地层中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饰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器型有大墩碗、菱口大盘、杯(高足杯、爵杯)等。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也异常丰富。装饰纹样中不仅有五爪龙纹,还有许多纹饰与景德镇御窑厂明初的官窑器物十分相似,根据文献记载,可以认定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同一“制样”,是龙泉窑为官府和宫廷生产的器物。这样的器物在清宫旧藏中和明初南京城的某些遗迹和功臣墓葬中也有发现,还见于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和东非的古代遗址中,说明这类官用瓷器不仅供皇家使用,还用于官方的赏赐。这类官用瓷器的生产时间大体从明洪武到宣德年间,也对文献中关于处州烧造宫廷用瓷的记载,作了很好的诠释。由于在同一地层中同时出土有官用、民用两类器物,结合文献记载,我们推断这处窑场应该是当地的著名窑场,同时也承接官府的订货,为明代中央政府生产官方用瓷。   (责编:雨岚)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