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收藏家黄蕙英女士访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纽约收藏家黄蕙英女士访谈   ○马欣乐:黄蕙英女士(Dora Wong),今天有幸和您做一次正式的 “聊天”,希望通过我们的访谈能够让国内广大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对您的收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纽约王己千老师那里就知道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收藏家,时常在欧美的拍卖会上竞拍中国书画。当时只知道您喜欢书画并有不少的藏品,后来才知道您的犀角雕和宫廷画的收藏卓世不群,享誉国际,我想知道您是怎样独辟蹊径,走出自己的收藏之路?   ●黄蕙英:我二十岁从上海只身跑到香港,自幼喜欢艺术,在香港从事服装设计专业。我的犀角收藏纯属偶然。四十多年之前,我在香港已经拥有自己的品牌“潘朵拉”和上百人的生产工厂,前来订购服装者多是当时香港名流和演艺界国际明星包括玛丽莲?梦露。出于工作的需要,我每年都要周游世界各地,尤其是巴黎、伦敦等世界时装之都,除了参加表演会和访问客户,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参观大都市的博物馆和艺术品展览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充满感情和由衷的热爱,拍卖会上当大家都抢拍瓷器和古典字画时,我却将注意力投放在不受关注的犀角雕刻。历经几十年的搜寻和积累,我的犀角雕藏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艺术性和历史性,可以说是除了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博物馆和个人收藏家之外,我的收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马欣乐:据我所知,犀角有亚洲和非洲之分,我们的亚洲犀角质地为上乘,宜于雕刻,它们还有什么样的特点?目前在国内怎么几乎看不到几只犀牛啊?   ●黄蕙英:同为犀牛而亚洲和非洲的犀牛却有着极大的不同。非洲的犀牛生双角且比亚洲的长和大,质地较亚洲的细腻、坚硬并有较高的透明度,但缺乏柔韧度,经过雕刻后则容易受气候的影响而变形或破裂,制成品往往工艺粗糙不精,在藏家心目中不为珍品。自古以来我们先祖认为亚洲犀牛所产的犀牛角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它有吸收毒质、化毒和辨毒的效用,它们产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印尼等地,犀牛的纤维较粗如同甘蔗的线条般的纤维。中国在远古之时也盛产犀牛,在陕西等地的博物馆中都能看到出土自商、周、秦、汉的犀牛青铜器皿、铁或石质的犀牛造型,可见当时的犀牛之多并大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后来由于战争中用犀牛皮制作铠甲和盾牌,用犀牛角制药和盛酒器大量捕杀犀牛,以及气候和生存环境的变化,犀牛几乎绝迹于中国大陆。   ○马欣乐:今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几只精品犀角雕均以500多万美元成交,打破犀角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主要是由于收藏家逐渐意识到犀角雕要比瓷器官窑更为名贵和稀少的缘故,可见犀角雕刻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愈来愈受到藏家的重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折射了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和古老文化。那么在长久的历史上这些犀角雕都具有哪些用途?作为一门艺术,一般犀角雕都有哪些题材?   ●黄蕙英:中国的犀角雕刻是中华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举世无争,它历经漫长的岁月和不同的朝代逐渐成熟。元明之前的犀角雕多为犀角杯、碗、鼎等饮用器具,施简单纹饰或不加纹饰而重在实用和自然美。明初之前犀角原料缺乏,基本以外国贡品为主,朝廷选用优良工匠雕琢精美的犀角杯等器物供皇家享用或赏赐功臣。明初犀角雕多为素身或饰以商周青铜纹样或浮雕龙凤图案以象征皇权。犀角雕兴于明朝中叶,盛于晚明及清代的康、雍、乾年间,目前所见的犀角雕大部分是十六到十八世纪的亚洲犀角雕作品。十九世纪之后非洲犀角雕较为多见。   犀角雕的题材丰富多彩。明代以后由于海运和贸易的发达,引进原料的大量增多,犀角雕刻逐渐由皇室的专利流传至民间。由于民间工艺高手和文人的参与使得犀角雕刻艺术出现更多意趣清新的作品。这些雕刻有历史故事、山水人物、荷花草木、花鸟鱼虫等等,将大自然和民间的诗情画意刻画得淋漓尽致,有天人合一之美。更多则借谐音以寓吉祥之意,诸如:莲花禾穗预示“年年和谐”,莲花和鱼表示“年年有余”,以瓜蔓和多子果实等祝愿多子多福,子孙昌盛,以帆船祝愿一帆风顺等等。另外还有《赤壁赋》《兰亭序》等文学作品,太白醉酒、羲之戏鹅等典故或罗汉、观音等佛教人物造型。犀角雕是古代皇室御用之品,也为帝王赏赐功臣王侯之用。部分作品雕刻有作者落款,如犀角雕刻大家“鲍天成”、“直生”等,也有部分作品因为供奉皇帝,作者也免于落款留名。   犀角雕的造型多彩多姿,争妍斗丽,有不规则的素身杯,有各种仿古青铜的饮酒器具,如三足鼎、四足炉、高足爵和壶具等;也有葫芦、木叶、瓜实或者可以欣赏把玩的摆件。由于犀角的形状适合圆雕,所制物件则十分顺手可爱,且大部分清代早、中期的杯器雕工纤细入微,如杯柄后最难雕刻的地方也精雕细刻,一丝不苟。因为每件犀角的大小、颜色都不一样,加上不同的工匠和工艺,故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犀角雕,所以收藏犀角雕是丰富多彩的怡情乐事。   ○马欣乐:多年前我常随王己千老师鉴赏书画,而近年又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