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波成功启示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文波成功启示录   人物名片:1971年,潘文波出生于湖南岳阳。1994年,他毕业于武汉一所普通大学。现在,潘文波已是中国会展界十大新闻人物,广东省会展协会副会长,广州市会展协会副会长,悉尼科技大学博士,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光亚咨讯(香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旗下的国际照明展,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      于学界,他是学者;于商界,他是富豪。对于35岁的潘文波来说,他成功了。但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成功后的辉煌,而对于涉世之初的年轻人来说,他迈向成功的艰辛历程,才更加具有实实在在的启示意义。      启示一:成功第一关―――选择并坚持      1994年,大学毕业的潘文波身揣几百元,孤身一人闯广州。在辗转奔波之后,他进入了一家展览公司,当营销代表,具体工作就是拉参展商,说服企业参展。这是一份没有底薪的工作,没有住宿补贴,没有伙食补贴。总之,全靠能力说话,全靠业绩说话,有成绩就拿提成,没成绩连吃饭都成问题。   当时的大学生,还不像现在这么多。凭自己的大学学历,潘文波完全可以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但他没有那样做,而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在了这份没有底薪的工作上。因为,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他认定会展业是朝阳行业,是有前途的行业。在这样的行业里做才会有出息,哪怕是从零做起。   但除了知道会展业是朝阳行业外,潘文波又实在是一个对会展毫不了解的门外汉,一切确实都要从零开始。没有底薪也就算了,公司的工作环境又十分恶劣,公司甚至不提供任何的办公设备,连电话和传真也不提供。联系业务时,要到路边打公用电话。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他坚持了下来。   那时的潘文波,“每天像陀螺一样旋转”,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拿着公司统一发的资料,寻找有兴趣有意向参展的企业。如果客户稍微表现出一点参展的兴趣,他都会兴奋不已,不管多远都把资料送到人家手中,无论番禺、花都还是顺德。靠着两条腿,一张公用电话磁卡,潘文波与各家企业打起了交道。一次,在电话亭里,对方企业不解为什么噪音那么大,他只能解释因为办公室位于大路边,窗户打开,所以吵闹。终于,通过艰辛的努力,付出换来了回报。就在潘文波即将身无分文的时候,他迎来了第一份收获,一笔1500元的提成。这是潘文波会展生涯的第一次成功,钱很少,但意义重大。通过这笔提成,潘文波得已在会展界坚持下来,并最终成为会展界的巨人。      启示二:看准了就要做,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      经过在会展业近一年的摸索和奔走,潘文波对会展这个新行业逐渐了解、熟悉、掌握。他马上考虑自己的下一步:创办自己的展览公司。他认定,在广州开办展览业务前途无量。因为第一,会展业需要有强大的产业依托,广东在这方面是个强项,广东是个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第二,“中国第一展”广交会长期扎根广州,使广州具备了发展会展必备的硬件设施设备,包括场馆、交通、服务、酒店等等;第三,广州临近港澳台,可谓天时地利俱全。   在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之后,经过四处筹款,东拼西凑,潘文波终于筹集到了10万元资金,并于1995年5月成立了广州光亚展览公司。潘文波创办的这个展览公司是广州展览行业成立最早的民营展览公司之一。   万事开头难,新公司成立,各种事情也接踵而来,公司账面上的钱如流水般花走。不到几个月,公司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困难重重。但潘文波克服困难,凭着拼搏精神和以前做营销代表时积累的丰富经验,终于在这年12月份举办了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展览会―――冬季家电展览会。背水一战的硬仗打赢了,公司盈利10万元。   第一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潘文波。此后,他拓展了展览的范围,从家电、纺织、通信、建材,各行各业的展览都尝试过,几年间办过的展会类型多达三十几种。在办不同展会的过程中,潘文波一边优胜劣汰不同的展会,寻找更好的展会主题,一边建立顾客群,收集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的资料。   潘文波的成功,一方面要归因于当时会展在中国是一个新行业,在广东也刚刚起步,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程度不高。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潘文波敢做,行动迅速,仅此一点,便与那些“坐议立谈,无人可及;起而行事,百无一能”的书生划清了界限。毕竟,朝阳行业时时都有,而在一个行业里真正成功的,只廖廖几人而已。      启示三:要做就做第一      一个展会的开办,最难是在选择主题。一个好的展会主题是展会成功的前提,潘文波一直在寻求最佳的主题。有一次,他到中山古镇的灯饰市场参观,此次参观让他看到了一个潜在的大市场。他分析了灯饰展的发展前景,认识到广东是一个灯饰生产大省,中国60%以上的灯饰生产企业都集中在广东。而全中国除了上海有一个2000平方米展位的展览外没有其他同类的展览,广东的灯饰展更是一片空白。广东有办灯饰展的市场需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