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疼痛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学科疼痛治疗

多学科疼痛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100041) 薛富善 孙海涛 李成文 Xue Fu-shan,Sun Hai-tao,Li Cheng-we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Plastic Surgery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100041. 【摘要】 多学科疼痛治疗是近年来正在兴起的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新方法,它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理念,以改善患者功能状况和减轻痛苦为目标,以生物医学疗法、心理学疗法、物理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为内容的综合性治疗方式。其效果可靠,经济效益显著。本文对多学科疼痛治疗方式的发展、临床应用、原则以及功效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为临床医师治疗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多学科疼痛治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成本-效益 责任作者和联系方式:薛富善:fruit HYPERLINK mailto:Xue@ xue@ Multidisciplinary Pain Management 【Abstract】 Multidisplinary pain management program which is growing up in recent years is a new approach to treat chronic intractable pain,whose underlying concept is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whose aim i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functional status and to reduce his or her pain complaints,as well as whose components include biomedical therapy,psychotherapy,physical therapy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etc. It is not only clinically effective but also cost-effective. This review briefly describes its development,clinical application,principle and efficacy,our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for clinicians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key words】 Multidisciplinary Pain Management;Biopsychosocial model ;Cost-Effectiveness; Corresponding author:Fushan Xue:fruit HYPERLINK mailto:xe@ xe@ 在过去的70多年中,神经阻滞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急性疼痛综合征和慢性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它的广泛应用与在同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疼痛观念有关。近些年来出现的关于急性疼痛生理、生化和心理学方面的新知识以及行为学和基础科学方面的新发现为我们深入了解慢性疼痛提供了新的空间。这些进步不仅明显增强了我们对感觉编码和感觉调节的了解,而且明显改变了我们关于临床疼痛和疼痛治疗的观念,从而促进了多学科疼痛治疗方式的发展。 一、疼痛观念的发展 以往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疼痛体验的感觉方面,而极少认识到情感、行为和认知等方面因素在疼痛体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将疼痛单纯看作是沿已知神经通路传导的特殊感觉,因而不免有人将那些在外科领域被用来暂时阻断神经通路的技术和药物试用于那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疼痛患者。越来越多的临床经验证实,神经阻滞对许多慢性疼痛患者几无任何有益作用。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疼痛所下的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或根据此类损伤所描述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1]。该定义含有几个关键要素。第一,疼痛是不愉快的,它是人们恐惧和尽量避免的。第二,疼痛显然具有感觉方面的因素,但是疼痛还具有情感方面的因素,这也就是疼痛定义中提到“感觉和情感”的原因。另外,疼痛是一种体验,不能准确地对其进行定量测量。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慢性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问题,它还包含着复杂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方面的问题。迄今为止对“慢性疼痛综合征”尚无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大部分慢性疼痛患者具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