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子生物学 免疫01.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分子生物学 免疫01

2006生命科学十大新闻 “回顾06生命科学,把脉07研究热点”——由生物通网站、Tom科技、网易探索频道、台湾华文生技网、中国遗传网主办,《遗传》、《生命世界》、《生物工程杂志》、《生物技术产业》杂志社协办的“GE Healthcare特约之2006年生命科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已落下帷幕。本次活动还得到了罗氏应用科学部、科兹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诺和诺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基因公司以及厦门太阳马、PerkinElmer公司的大力协办。 ?????? ? 在一个月的活动期内,通过网络获得了约8500多名读者的投票。最终,通过结合读者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2006年生命科学领域最受关注、最具意义和影响力的十大科研成就和事件脱颖而出。选出的新闻囊括了从最基础的精子、卵子形成研究成果到热门的RNA干扰、干细胞、癌症基因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的是,2006年的生命科学领域多项研究颠覆了已被广泛认可的“经典”理论,冲击人们的大脑。展望07年,寻找新的胚胎干细胞资源、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的古化石研究和比较基因组学以及癌症基因组学研究则是当仁不让的生命科学研究热点。 1、解开“为什么雄性产生精子,而雌性产生卵子”之谜 “为什么雄性产生精子,而雌性产生卵子”这个生物学原初性问题就好像是数学里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耐人寻味,一直以来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释, 在2006年春天,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杂志(3月31日)和PNAS杂志(2月21日)分别刊登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突破:科学家们发现视黄酸(Retinoic acid)可以引起减数分裂,而减数分裂开始的时间会决定一个发育中的生殖细胞是朝雄性还是雌性的方向发展,这说明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而且对于这个极其重要的过程的解析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也可以为一些实践应用提供基础,比如帮助治疗不育不孕症,以及癌症研究,还可以用于病虫害防治方面 2、首次发现动物癌症可以传染 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家在2006年8月11日的《细胞》杂志上报告称,他们研究证实一种恶性肿瘤能在狗之间传播,而此前医学研究一直认为癌症不具备传染性。虽然迄今还未发现人类癌症可在人际间传播,但这次他们收集的大量证据最终证实狗身上的这种疾病在同类间具有传染性,另外还有证据显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的有袋目动物中可能也存在一种传染性癌症。科学家表示,这些对人类是个提醒。 虽然迄今还未发现人类癌症可在人际间传播,但这次他们收集的大量证据最终证实狗身上的这种疾病在同类间具有传染性,另外还有证据显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的有袋目动物中可能也存在一种传染性癌症。科学家表示,这些对人类是个提醒。 3、世界首次RNAi临床试验初获成功 RNAi技术无疑是本年度的一个大热点。2006年6月,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导致老年人失明的最常见病因——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能够通过siRNA分子来对付。 这些结果是由评估RNAi(RNA干扰)疗法对人类患者效果的首次临床试验获得。这项临床试验检测了一种叫做Bevasiranib的药物对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效果。斯坦福大学的RNAi专家Mark Kay指出,这项试验的成果是RNA疗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他还预言RNAi在不久后就可能用于临床治疗。 4、中国科学家参予的人类3号染色体测序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当代生命科学一项伟大的科学工程,这项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宏大项目奠定了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和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础。 我国在1993年也启动了相关研究项目,1999年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开始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2006年4月我国科学家与英国,美国等处的科学家们一起在著名的权威期刊《Nature》杂志上公布了人类3号染色体的DNA测序结果和分析说明,标志着我国在基因组研究方面的重要进步。 5、颠覆已有结论:人类差异性基因从0.1%增加至10% ?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框架图以及单核苷酸多态(SNP)分析,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每个人彼此的DNA序列99.9%都是相同的,仅存在0.1%的差异, 然而2006年11月公布的一张全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图谱却告诉我们,人类的DNA差异高达10%。CNVs包含了成百上千的基因,疾病位点,功能性因子和segmental duplications,比SNPs有更多的核苷含量(nucleotide content),因此也从另一方面,技术角度说明了这一新图谱的发现对于研究遗传差异的意义。 6、继黄禹锡事件后,《科学》杂志再次陷入论文造假泥沼 ?2006年12月1日,《科学》杂志报道,其发表的另一篇“重大突破”论文再次掀起波澜,论文作者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