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权贵“娄东二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香权贵“娄东二王”   王时敏、王鉴、王晕和王原祁是清初四位极具影响力的画家,并称“四王”。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清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后世三百余年。   清初画坛,以王时敏、王原祁等为核心的“娄东画派”影响力直至现代,然而,这一画派在近现代的地位却曾一落千丈,由于该派画家的社会地位显赫,并深受朝廷的赏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娄东画派”的作品几乎成了反面教材,被陈独秀等视为腐朽和落后的代表。但事实上,王时敏、王原祁等虽有泥古之弊,但在摹古上也总结了前人笔墨方面的经验心得,对于绘画历史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具有较大贡献。   如何客观评价以王时敏为首的“娄东画派”?王原祁在董其昌的笔墨的基础上发展出“笔墨浑厚华滋,笔底有金刚杵”的独特风格是什么?如何看待目前“娄东二王”在拍卖市场上的走势?本期专题呈献300年前江苏太仓的书香权贵王时敏及王原祁的审美旨趣。      书香权贵“娄东二王”      300年前的江苏太仓诞生了一个在中国绘画历史上声名显赫的绘画派别――“娄东画派”,清初“四王”与这个画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王犟之外,四王中的“三王”都是太仓人士,而身为祖孙关系的王时敏、王原祁则是娄东画派支柱力量,王时敏幼时得到了董其昌的亲自指点,而王原祁作为王时敏最为疼爱的小孙子,也得到了王时敏的悉心教导,严格的家教传承为“二王”在娄东画派和清初四王之中奠定了稳固的地位,也让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王时敏:荫相厚功,聪颖好学      这个家族的显赫历史可以从王时敏的爷爷王锡爵说起,王氏谱牒记载,王锡爵为北宋真宗时宰相王旦的后裔。王锡爵自幼聪明伶俐,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第四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以谨慎严厉著称。万历六年(1578),王锡爵因为政治斗争而申请回家探亲直到父亲病亡。万历十二年(1584)冬,王锡爵被召回朝中,拜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宰辅。王锡爵的独子王衡是明代万历二十九年会试第二名,廷试第二名,诗文俱称名家,也善书,学颜真卿、苏东坡。但王衡自幼体弱多病,先于其父辞世并留下独子王时敏,王时敏自幼由祖父抚养,祖孙感情甚笃。王家富于收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王时敏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其学习条件是相当优越的。   根据明代规定,由于王家祖先功劳显赫,子孙可以不经科考即可入仕,王时敏在24岁时就出任尚宝丞(管理皇帝玺印),后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王时敏曾奉命到山东、湖广、江西、福建巡视封藩,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观赏各地名画真迹。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称病辞官,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十二年后,明朝被起义军推翻,后清军入关,在江南地区屠城威逼当地人民投降,王时敏归顺保全1生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搂(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孙王原祁康熙九年中进士后,也深得康熙喜爱。   王时敏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翠、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于是其祖父就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他少年就开始从摹古入手,深究传统画法,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由于家里古书、名画收藏丰富,且大都是名迹,像当时很少传世的李成的画他都能够接触到,这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王时敏是少有的几个能得董其昌真传的画家之一,当时的董其昌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家,能够得到他亲自传授的人寥寥无几,在王锡爵还在明朝任首辅的时候,由他一手提携起来的董其昌就已经成为王家的绘画教师,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自幼走上了摹古的道路,王时敏少时就非常聪明伶俐,《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法,尤长于八分,而于画有特惠”,并且在日后的不断积累研习中,渐渐形成了他思想理论上的原则,即“摹古是绘画的最高原则”。他力追古法,刻意师古,作画无一不得古人精髓。      王原祁:祖父专爱,扬名晚年      王时敏的孙子王原祁是在名人真迹的浸泡下长大的,王时敏非常钟爱这个孙子,竭尽所能传授绘画技艺,而王原祁从小就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据说曾经有一次,王时敏看到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画,怎么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画的,直到小孙子笑出声来才惊诧地发现,这幅让自己难辨真伪的画居然是13岁的孙子画的。尽管收藏有大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