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语言的演变PPT
2、共同语的形成 形成共同语的方言是基础方言。基础方言的选择不是随意的。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政治。如莫斯科方言是俄语共同语。(2)经济。如伦敦方言是英语共同语。(3)文化。如多斯岗方言(佛罗伦萨语)是意大利共同语。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往往也选择一个全民共同交际的工具,如中国选择汉语。有的国家语种很多,也应该选择一个主要的,如瑞士有四种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希语,它以德语为主要交际工具。 3、共同语的规范 语言的规范化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一般地,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是正确的形式;不符合的,是规范对象。有的用法不是很符合语言的规律,如语言形式要求符合逻辑规律,但“恢复疲劳,打扫卫生,好得要死,甜得要命”,这就得 达;place原来指大街、广场,现在指各个地方。 缩小:如“丈人”,年长的人——岳父。 “臭”,一切味道——臭味。“谷”,谷类总名,五谷——北方只指粟(去皮叫小米),南方专指稻谷。英语的meat原来指一切食品,现在指肉。Deer本义是动物,现在指鹿。 转移:如“权”,秤锤——衡量轻重——权力。“闻”,用耳朵听——用鼻子嗅。英语的book本义是一种树,即山毛榉,因为它的皮可以做书写材料,就用来表示书了。Pen本义是羽毛,因为人们常用它做书写工具,就用来指钢笔了。 (3)词语感情色彩的转移 如:“爪牙——武臣—→坏人的党羽。” “复辟——君主复位—→反动统治者恢复政权。” “勾当——办理—→坏事情。” “强人”:英语craftsman原来指善于骗人的能手,现在指能工巧匠。 Shrewd:原来指邪恶的,现在指机灵的。Nimble原来指偷东西手脚敏捷,现在指一般动作敏捷。 Chiffon:是法语词,指破布,现在指雪纺绸或薄绸。 Genteel:原来指有绅士风度的,现在指假斯文。 Cunning:原来指有学问的人,现在是狡猾的。 四、词汇的消长 1、新词的产生 (1)创造:A、在双音节基础上构成四字语。如“金融债券、风险投资、压缩空气、公关小姐”等。B、在双音节基础上添加类前缀或类后缀构成三音节词。如: “制(合同制、股份制、筛选制) 热(创新热、羽绒热、出国热) 另: 归属感、肖像权、可读性、摊派风、软科学、多角度、准退休”等。 C、利用单音节语素构成双音节词。如“特区、脱贫、创汇、空嫂、冒尖、封镜”等。D、用简缩法构成新词语。如“普法、普九、家教、瓶啤、博导、汽配”等。 (2)吸收: A、吸收外来词语。如“的士、基因、托福、雪碧、因特网、保龄球、爱滋病”等。 B、吸收地区词语(港台词语)。如“评估、心态、共识、机制”等。有些词语大陆和港台有所不同,如“透过正当管道、仪仗队、太空人、书记、分房、下海”等。 C、吸收方言词语。如“焗油、收银台、大款、大腕、解套、割肉”等。 D、吸收社会方言。主要是行业语。如“断层、滑坡、黄牌、红眼病、群体、反差、套牢、莫斯科”等。 (3)变义:即酒瓶装新酒。如“窗口、红眼病”。 2、旧词的消亡 一是旧事物消失造成的,如“马褂,朝珠(清代高级官员套在脖子上的串珠)”; 一是交际不需要了,如给马牛羊的分类。 3、词语的替换 一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如唐朝为避讳,把“世”说成“代”,把“民”说成“人”。以前叫“俸禄”,因为要领俸米,后来叫薪水,现在叫工资。 一是语言内部的原因,如为避免同音词,用双音节词语替换单音节的,现代汉语音节中jian4有30个,yi4有85个。 词语的替换往往不是孤立的。例如,人和鸟兽的区别除了“肌”和“肉”外,还有“口”和“嘴”,“肤”和“皮”,后来“嘴”替换了“口”,“皮”替换了“肤”(从人的角度着眼)。有的替换很快就完成了,有的则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嘴”替换“口”,前后经历了2千年,汉代就开始了,那时只是在骂人时使用。到近代,水浒和西游记时期,两个词还分得很清楚。到了红楼梦,“嘴”用来表示人的器官,就没有贬义色彩了。 第三节 语言外部系统的演变 一、语言的分化 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具体表现为方言和亲属语言的产生。 1、方言 方言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方言只包括地域方言,广义的方言则包括一切语言的变体,如社会方言。如果不是特别指出,方言往往都是狭义的。 (1)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在汉语中俗称“话”,如“桂林话”。 如何确定是一种方言还是一种语言?不能单纯根据语言本身的情况,即“话”之间的差别大还是小,听懂听不懂。 英语、俄语方言之间差异非常小,即使相隔特别远,交流起来也不困难;汉语方言的差异就很大了。但汉语中一些近距离的方言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