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

第四章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 分期:根据二里头遗址的材料,分为四期,一、 二期为早期,三、四期为晚期。 青铜器的特点 1. 青铜容器器壁较薄,表面粗糙,器形多仿自于陶器。 3. 纹饰:多数器物无纹饰,个别的器物上有圆钉、圆饼状凸起或条带状网格纹。 * * 一、概论 发现和命名:最初于1952年发现于河南登封玉村,1956年又在郑州洛达庙发现,时称“洛达庙类型文化”。1959年,徐旭生在豫西一带调查夏墟时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遗址,同年中科院考古所进行了发掘,以后又进行了多次发掘。1962年更名为二里头类型文化,1977年正式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分布范围:根据目前的资料,二里头文化的遗址总数约250处,经过正式发掘的约50处。其分布中心是在河南省中、西部的郑州、洛阳地区和晋西南的运城、临汾地区。向西突入了陕西关中东部、丹江上游的商州区,南及豫鄂交界地带,东到豫东南一带,东北至沁河岸旁。 陶器群的主要特征: (1)流行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少见黑陶。 (2)纹饰以绳纹为主,其中一、二期时绳纹和篮纹并重,有部分方格纹;三、四期基本不见篮纹、方格纹。 (3)器物组合:炊器以深腹罐、圆腹罐、甑、鼓腹扁三角形足的鼎为主,三、四期有实足尖饰绳纹的鬲,但鬲在炊具中不占主导地位。 盛储器主要有口径小于或等于肩径的大口尊、折沿盆、卷沿盆、刻槽盆等。 酒器以觚、爵、盉为主,二期还有鬹。食器以豆、三足皿为主,一、二期时还有圈足盘,四期常见簋。 方格纹鼎 绳纹鼎 绳纹鬲 早商垂腹实足尖为素面的绳纹鬲 陶觚 陶爵 陶盉 相对年代: (1)1981年在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发现了一种介入王湾三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的遗存--新砦期遗存。现已确认,伊洛嵩山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是由王湾三期文化经由“新砦期”发展演变而来的。 (2)根据1996~1997年偃师商城宫城北部的发现,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晚段与偃师商城一期早段年代基本相同。前者有后者的文化因素,如垂腹、实足尖为素面的绳纹鬲;后者也有前者的文化因素,如大口尊。 绝对年代: 以前曾公布了40个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的C14年代数据,综合这批数据,一般认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的C14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900 ~ 1500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报告简本公布的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的C14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880 ~1520年。 二里头文化创制出了我国最早的成组青铜容器,器类已有鼎、盉、斝、爵等。 二、青铜遗存和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青铜遗存的发现情况和意义: 目前已在二里头、山西夏县东下冯等十几处遗址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一处铸铜遗址,面积达一万平方米以上,使用年代为二至四期。 另外,还有铜牌饰以及戈、钺、刀、凿、锥等铜兵器和工具。 已经发明铜、锡合金甚至铜、锡、铅合金。规模巨大的铸钢作坊遗址和成组青铜容器的出土,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二里头文化已经进人青铜时代。 二里头铜鼎 晚商铜鼎 2. 爵、斝、鼎: 爵:扁圆体,流尾比较平直,束腰平底,三足较直,多数无柱,个别流折处有两个小柱。 斝:锥形足中空与器腹相通,多为平底,双柱小而靠前部。 鼎:立耳,一耳与一 足上下在一条直线上,器腹微鼓,平底,锥形足中空与器腹相通。 4. 铸造方面,已运用复合范,这比用单合范需要更高的技术;兽面铜牌镶嵌数百块绿松石,也反映了铸造技术的进步。 另一方面,斝、鼎的锥状足上部中空,与器腹相通,说明尚未掌握浇铸范芯的全封闭技术。 三、二里头都城遗址 地理位置: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的伊、洛河之间,其北近邻洛河,西距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约5公里,东北6公里处则是偃师商城。 遗址规模与布局:二里头遗址是一处都城级的遗址,根据2000年的系统钻探,遗址略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面积曾有多种说法,最小一说1.5平方公里,最大一说9平方公里)。 迄今为止,二里头遗址的外围没有发现城墙和壕沟。遗址的中心区位于遗址的东南部至中部一带,2003~2004年在这一带发现了修建于二期之初的4条垂直相交的大路和建于三期之初的宫城城墙。宫城呈南北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在4条大路和宫城围起的空间内,发现了以1号和2号等宫殿为主的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宫城北部和西北部一带为祭祀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