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课题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与高等教育问题
姚裕群
一、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性质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
2003年夏季,我国出现了高达60多万人的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这种群体性失业现象的出现,产生多方面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早在2002年3月2日,国家就已经定义了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格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02】19号文件,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明确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判断。该文件还指出,就业困难属于结构性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委认真贯彻执行四部委的有关意见。
2003年夏季,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学生进入了毕业期。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03】49号文件《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再加上受到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要求各省市和各部委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2003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当说,2003年我国供给猛增46.2%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是总量性和结构性并存的就业问题了。正因为问题的严重性,在非典猖獗的2003年夏季大学生签约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每天关注全国大学生的就业数据。
作为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因而倍受各界关注和关心。2003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代表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势、原因及其解决措施提出了大量看法和建设性的意见。
2004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04】3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全力以赴的做好工作”。该文件不仅提出进一步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新措施,而且进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制度化建设,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1月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基于几年前招生数量持续的惯性,200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到413万人。据估算,2007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进一步增加到495万人。
2.大学生就业问题定位――中层劳动市场的失业
一般来说,在社会的市场格局中,蓝领工人市场居于低层,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居于高层,白领人员市场即一般人才市场应当是居于中层,农民工则处于底层市场的境地。应当说,大学毕业生的层次一般相当于初级白领人员,其就业即进入中层市场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的就业问题上发生在低层劳动市场,往往是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问题。我国大学生的这种中层劳动市场就业难且以突发形式出现的问题,是较为特殊的问题,不是用传统就业理论与就业政策所能解释和解决的。
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来看,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转轨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民工潮”和新成长劳动力高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彰显了我国劳动市场总体上的供求不平衡,而且使我国中层劳动市场的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
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第一年是2002年,该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11万人,比2001年净增27.26万人,增幅达23.1%。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到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2004年毕业生280万人,比年增加68万人毕业生万人,比年增加万人2006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按此比例推算,失业的大学生达到约110万人。
大学毕业生供给人数持续增加的同时,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没有相应地增加,由此导致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很大。按照国家正式发布的数据,大学生毕业生2003年9月份的一次就业率为70%(以往年代的一次就业率数据是6月份的),未就业人数比上年增加26.7万人,增长率高达72.3%。这种数十万人大学生失业剧增的突发性问题,显然反映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量性失业问题。2004年后的数年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仍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为338万人,较上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到20.7%,届时毕业生的总量达到扩招前的2.9倍。这种发展速度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据国家教育部门原来的设想,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达到年400万人的规模后,将保持一定的稳定,再增加招生主要是招收研究生层次的。但现在(2006年)的毕业生已经超过400万人,而且未来数年还在大幅度增加(详见后文)。
下表为我国近年大学生就业的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业典型案例模版.DOC
- 刚玉尖晶石砖的抗渣性能.PDF
- 创业板上条件和程序20109-09.DOC
- 刚果河流域图.PPT
- 创兴银行有限公司2017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联合资信评价有限公司.PDF
- 创意鞋笔筒.PPT
- 创新层企业应收账款近千亿元制造业收款期限长-新三板.PDF
- 创新商业模式-北京医药行业协会.PPT
- 创新机制下公募如何实现绝对回报.PDF
- 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报告模板.DOC
- 北京速记协会人才与教育发展中心行业专题培训系列-全国高职高专.PPT
-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 北京重点发展的技术标准领域和重点标准方向-未来科学城.DOC
-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预案公告.PDF
- 北区高中106年105学年高三上第二次学测模拟考数学试题.PDF
- 北大清华推广总结第一场绿动未来2008绿色创投方案评选活动暨.PPT
- 北冰洋大陆架划界形势分析-中南大学学报.PDF
- 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类型探讨及其找矿方向-地质与勘探.PDF
- 北方造山带东北段中生代构造—流体—成岩成矿-大地构造与成矿学.PDF
- 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国际安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