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灰霉菌形态培养
察霉菌形态霉菌菌丝比较粗大(菌丝和孢子的直径达到3-10μm),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而可用低倍、高倍镜观察。霉菌菌丝细胞容易收缩变形,孢子容易飞扬,在制备霉菌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溶液作为介质,具有不使细胞变形,可杀菌防腐,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等优点。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 了解常见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红曲霉、白地霉)的基本形态特征。二、实验材料1. 菌种:根霉(Rhizopus sp.)、毛霉(Mucor sp.)、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Penicillium sp.)、红曲霉(Monascus sp.)的平板培养物,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摇瓶培养液。2. 培养基:土豆琼脂培养基(PDA)或察氏培养基。3. 溶液或试剂: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4. 其他:无菌吸管,平皿,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显微镜等。三、实验原理霉菌菌丝比较粗大(菌丝和孢子的直径达到3-10μm),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而可用低倍、高倍镜观察。霉菌菌丝细胞容易收缩变形,孢子容易飞扬,在制备霉菌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溶液作为介质,具有不使细胞变形,可杀菌防腐,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等优点。若加入棉蓝,又具有一定的染色效果。霉菌的有些结构在制片过程中易被破坏,影响观察,可采用载片培养法。此法便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尤其适用于根霉的假根、曲霉的足细胞及分生孢子链等结构的着生和生长情况的观察。并且还可以在同一标本上观察到微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的形态。四、操作步骤(一)一般观察法:1. 点种培养:用接种针沾取斜面少许孢子在无菌的察氏培养基中央穿刺接种(倒置培养皿穿刺接种),30下培养7-10天,形成巨大菌落培养物。2. 直接制片: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于洁净,打开霉菌平板培养物,用解剖针从菌落的边缘挑取少量带有孢子的菌丝,放入载玻片的染液中,细心地把菌丝挑散开,加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呈兰色,颜色的深度随菌龄的增加而减弱。观察根霉时,注意观察其菌丝有无横隔、假根、孢子囊柄、孢子囊、囊轴、囊托、孢子囊孢子及厚垣孢子。观察毛霉时,注意观察其菌丝无横隔、孢子囊柄、囊轴、孢子囊孢子及后垣孢子。观察曲霉时,注意观察其菌丝有横隔、足细胞、分生孢子梗、顶囊、小梗(形状、层数及着生情况)、分生孢子。观察青霉时,注意观察其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帚状枝(小梗的轮数及对称性)、分生孢子。观察红曲霉时,注意观察其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着生情况、闭囊壳、子囊孢子。(二)载玻片湿室培养观察法也称载片培养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载片培养法制备的标本片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这种培养观察方法保持了霉菌的自然生长状态,尤其适用于根霉的假根、匍匐菌丝,曲霉的足细胞的观察,并且还可在同一标本片上观察霉菌的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载玻片湿室培养观察法具体操作:1.准备湿室:在培养皿底部铺一张圆形滤纸片,滤纸片上依次放上“U”形载玻片搁架、载玻片、盖玻片(两片),盖上皿盖,外用纸包扎,高压灭菌(9.8×104Pa)20分钟后,60烘箱干燥,备用。2.取菌接种:用接种环挑取少量待观察的霉菌孢子,置于湿室的载玻片上,每张载玻片可接同一菌种的孢子两处。接种时只要将带菌的接种环在载玻片上轻轻碰几下即可。(接种量要少,以免培养后菌丝过于稠密而影响观察)3.加培养基:用无菌细口滴管吸取少许融化并冷却至45的培养基,滴加到载玻片的接种处,培养基应滴得圆而薄,直径约为0.5cm(滴加量一般以1/2小滴为宜),注意无菌操作。4.加盖玻片:在培养基未彻底凝固前,用无菌镊子将皿内的盖玻片盖在琼脂薄层上,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使盖玻片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相当接近,但不能压扁。(盖玻片不能紧贴载玻片,要彼此留有小缝隙,一是为了通气,二是使各部分结构平行排列,易于观察。)5.倒保湿剂:每皿倒入约3mL 20%的无菌甘油,使皿内滤纸完全湿润,以保持皿内湿度,盖上皿盖。制成载玻片湿室,28培养。观察:将培养好的载玻片取出,置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链孢霉菌丝体疏松,分生孢子卵圆形,红色或橙红色。在培养料表面形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霉层,特别是棉塞受潮或塑料袋有破洞时,橙红色的霉,呈团状或球状长在棉塞外面或塑料袋外,稍受震动,便散发到空气中到处传播。发生规律:靠气流传播,传播力极强,是食用菌生产中易污染的杂菌之一。
常用培养基及无菌水的制备
录入时间:2009-6-4 14:34: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正确认识痔疮.doc
- 正确认识了解痔疮,别让自己痔疮误入歧途.docx
- 正确认识呼吸道传染病.doc
- 武昌版大头(宽边曲缨版).doc
- 武汉大学2006至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doc
-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口腔科学2010级临八、2012级临五试卷.docx
- 武警山东总队医院耳再造中心.doc
- 残冠的拔除.ppt
- 残障游客设施.docx
- 残障者职能评估办法.doc
- 小学数学课堂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与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模式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期效应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资源动态定价与优化配置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金融科技企业合规性监管政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信息安全传输中的性能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科学智能教育平台用户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