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学-第七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资源学-第七章

第七章 药用植物资源 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药用植物资源、中草药、中草药植物资源的涵义; 了解我国中草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概况; 掌握中草药的特点及重要的中草药植物资源; 掌握植物性农药的特点、分类以及重要的农药植物资源。 第一节 中草药植物资源 3.中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阐述其作用机理,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它是对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了植物类药,矿物类药,动物类药等。它的疗效比较确切,使用广泛。 4.草药:民间广泛应用的,具有医疗预防作用的植物药。它的疗效有待考证。 草药中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而以中医药理论来指导应用,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认可,并载入典籍的可上升为中药。 5.民族药:以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为指导而用于临床的药物。如藏药、蒙药、傣药等。 6.中草药植物资源:指能够作为中草药原料的植物。或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植物。    中草药植物是整个植物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据20世纪80年代普查统计,我国有药用植物11146种,已鉴定的药用植物5000多种。随着人们的医疗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中草药植物的种类和范围会日益增多和扩大。 1.按药用部位分类 (1)根及地下茎类:药用部位为块根、地下茎(鳞茎、球茎、块茎等)。如人参、三七、雷公藤、板蓝根、何首乌、甘草、黄连、天麻等。 (2)叶及全草类 药用部位为植物茎叶或全株。如番泻叶、薄荷、细辛、益母草、鱼腥草、蒲公英、马齿苋等。 (3)花类: 药用部位系植物花、花蕾、花柱等。如金银花、菊花、洋金花、红花、辛夷等。 (4)果实及种子类 药用部位系植物成熟或未成熟的果皮、果肉或果核、种仁。如连翘、使君子枳实、栀子、山楂、五味子、枸杞、决明子、槟榔、白果、苦杏仁等。 (5)皮类 药用部位系植物树皮或根皮。如杜仲、黄柏、刺五加、苦楝皮、丹皮等。 (6)菌类 主要是药用真菌。如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 2.按中药功能不同分类  解表药:如麻黄、细辛、薄荷、葛根等。 泻下药:如潘泻叶、巴豆、大黄等。 清热药:如黄连、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等。 化痰止咳药:如桔梗、苦杏仁、半夏、贝母等。 利水渗湿药:如茵陈蒿、茯苓、泽泻、灯心草等。 祛风湿药:如五加皮、草乌、木瓜、老鹳草等。 安神药:如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等。 活血化瘀药:如红花、川芎、姜黄、丹参等。 止血药:如三七、大蓟、艾叶、仙鹤草等。 补虚药:如人参、党参、冬虫夏草、大枣等。 治癌症药:如喜树、三尖杉、莪术、雷公藤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作用和用途,在中医药学上很重要。 3.按有效成分分类  分为含有机酸类、含树脂类、含油脂及脂类、蛋白质类、无机成分类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研究和鉴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植物化学和药物研究上很重要。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  根据原植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即按界、门、纲、目、科、属、种来分类。如麻黄科、木兰科等。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植物之间的共同点,比较它们的特异点,既有利于中草药的鉴定,也有利于从同科属植物中寻找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植物,以扩大药物资源。 三、我国中草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我国是开发利用中草药植物资源最早、最完善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在利用和栽培一些药用植物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经过古代医药学家的总结和整理,写成了许多医药著作。 三、我国中草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一)我国中草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汉代《神农百草经》:总结了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药用植物专著。 南北朝时期《炮炙论》:敘述各种药物通过适宜的炮炙,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从而开展了药物加工技术的研究。 唐代《新修本草》:收载药物达844种。 宋代《经史证类备急草本》:收载药物1400多种。 元代《饮食正要》:总结和发展了饮食疗法。 明代是草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中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全面整理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民间的药物知识,编著了伟大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列举了1892种药物,记述的药用植物达1094种,该书不仅记述了许多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方法,而且对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也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清代的赵学敏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收集和整理,写成了《本草纲目拾遗》,新增药物716种。   中草药植物的开发利用自汉代到清代,各时代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历代相承,日渐丰富。这些医药著作不仅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极大影响。 自清朝末叶到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里,由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国内政治动乱,中医中药事业处于奄奄一息的悲惨境地,中草药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也处于停滞状态。 新中国成立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