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追求(最后定稿).docVIP

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追求(最后定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追求(最后定稿)

献身山区教育是他无悔的追求 今年五十五岁的李邦太,现在河南省罗山县铁铺乡耿楼村教学点任教。自1976年参加工作,他一直在铁铺乡九里村的小学和教学点任教,直到2006年春九里教学点撤消才调到现在的学校。 他从青年到中年,从民办教员到公办老师,如今已渡过了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这三十年从教的风雨人生,伴随他的是清苦、平淡,但他却问心无愧。那些曾在他的启蒙下走出大山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的孩子们来看望他时,是他最幸福的时刻。虽然至今他还没有实现走出大山的的理想,但他并不遗憾,因为他常说:“献身山区教育是我无悔的追求。” (一)以苦为乐 九里村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因九里湖而得名。讲风景,这里可以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但讲经济条件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人穷,路不通,十分落后。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一所学校,实际上也不算是真正意义的九里小学,而是九里村被九里湖分割开的黄坡岭教学点,当时在黄坡岭教学点上学的学生始终保持在60至80人之间,老师只有4人。由于学生少,只能进行复式班教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合在一起授课。他主要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一干就是十年,直到该点取消,才去了村完全小学,接着又是十八个春秋,没有离开那个闭塞的深山沟。其间,多次有同志劝他找领导请求动一动,因为凭他的工作经历和能力,换到一个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并非难事。但是他与学校,与这里的孩子们有不解之缘,年复一年,依恋之情怎么也挥之不去。83年黄坡岭下伸点学生人数减少,4个教师调走了2个,他完全可以趁此机会调出来,但他却主动提出留在了那里,对此有些人感到不理解。1989年和1992年,乡教育管理站领导两次找他征求意见,打算把他调到乡中心小学工作,却被他婉言谢绝了。2004年秋,由于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只剩下一、二年级两个班,他再次要求留下来代复式班。 在教学点工作的这么多年里,困难的确很大很多。一是工作忙。教学点教师少,而且还是复式班,教师工作任务重,生活很不轻松。近几年,随着学生生源的减少,现在的九里小学,也撤并为教学点,三个年级共17名学生,只有他与另外一位老师留守。教学点“麻雀虽小,五脏六腑齐全”,各项工作都要干,既要开会,又要参加培训;既要组织活动,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既要护校,也要当炊事员,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二是寂寞难耐。由于要坚持一天四上班,教师只能吃住在校,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教学点条件简陋,无电视,无娱乐设施,学生在校时大家忙于教学,倒也不觉得,一到夜晚,两人只能聚在一起,边看书边交谈,不管谁有一本书,都要一一看过后,才能让书离开学校。除了看书,再有的娱乐方式就是到校外散步。1985年,黄坡岭教学点三四年级与九里小学合并,整个教学点只保留他一人,一到学生放学后, 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了。就这样,他一人硬是支撑起了一个教学点,直到1986年教学点被撤消。三是生活苦。几十年来,不管是黄坡岭教学点还是九里教学点一直没有配炊事员。现在他和另一位老师谁最后一节没有课,谁就负责做饭。由于学校远离街镇,无法上街买菜,他们只好自己动手种菜,有时也从家里带一点咸菜,吃饭时放到锅里热一下,应付了事。尽管工作量很重,尽管生活如此艰苦,可他从没有打过退堂鼓。有些调走的同事见面时说他“太傻”,他却说:“这里确实苦,可我早就习惯了,真要走了,还真舍不得啊!” (二)以人为本 深山区的学生居住分散,加上山高路险学生的安全是所有老师最担心的事。有的孩子上学要穿越茂密的丛林,有的学生上学要翻山越岭,有的学生要乘船过河。每天上课的第件事就是了解学生上学安全情况。在黄坡岭教学点,遇到有阴雨天,河水上涨,他都坚持在河边守着,等候学生,把隔河的孩子一个一个地接过来,放学后又一个一个的送回去。有一次下暴雨,黄坡岭教学点二年级学生王丽因离校较远,没按时到校。他担心出问题,立即赶到河对岸,等了半个小时还没见到人影,当时急得哭出了声。这其实还不是他第一次因学生安全而流泪,第一次哭是在1981年正月十一,学校刚开学不久(那时是正月初八开学),学生放学还到到半个小时,有几名与群众一起坐船回家的学生因沉船而溺水死亡。当全校教师得知消息,赶到出事地点后,大家都失声痛哭起来,想到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孩子,想到失事学生家长的悲痛欲绝,同志们心都碎了。此时此刻,他能不为末到校的学生安危担心受怕吗!不停地自言自语:一定要在河边、在雨中等下去,直到这名学生安全到校。当那名学生出现时,他的心才放下来。看到已涨到齐腰深的河水,他打手势叫孩子回去,可这孩子好强,怕耽误课就是不走。没办法他只好找来一根棍棒探着水硬淌过去将她背过来。当天中年,河水仍未消,他又安排做饭的老师加煮11名隔河学生的午饭。 根据这里的条件,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多的就是教给学生自我安全防护的能力。由于学校远离集镇,一旦学生生病,更不敢有半点疏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