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毕业生“蚁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理性人假设的视角
大学毕业生“蚁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理性人假设的视角
摘要:“蚁族”现象的本质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就业的问题。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来看,“蚁族”现象是“蚁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等经济收益和更多的教育收益、消费收益、心理收益和健康收益等非经济收益,主动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结果。减少“蚁族”现象的思路在于缩小城市发展差距、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地区间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从而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
关键词:“蚁族”现象;理性人假设;经济收益;非经济收益
一、问题的提出
“蚁族”是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一概念自2009年9月由北京大学学者廉思在《蚁族》一书中提出以后,迅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对现象的描述,而关于“蚁族”现象的成因,又往往从大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高昂、大学毕业生收入偏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诚然,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大学毕业生收入偏低都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也是导致“蚁族”现象的直接原因,但是这种分析角度不能回答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蚁族”们不选择到其他地方(例如中小城市)就业,偏偏选择贫困而又艰辛的“蚁族”生活呢?难道他们的选择都是盲目的、不理性的吗?毕竟拥有择业自主权的“蚁族”们是完全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主选择工作地点的。考虑到中小城市相对低廉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在中小城市就业。所以,“蚁族”现象的实质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对于在大城市还是在中小城市等其他地方就业进行权衡后,主动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结果。根据2006年的调查数据,在择业地点的选择上,53.8%的大学毕业生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8.6%的毕业生选择“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13.8%的毕业生选择“回原籍”,愿意到“西部边远及基础人才急需地区”的毕业生仅为3.8%。毕业生择业地点显示出明显的大城市化趋势。,是什么原因推动他们选择大城市就业以至于成为“蚁族”的呢?本文拟从理性人假设的视角,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二、经济收益最大化与大学毕业生“蚁族”现象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是整个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一般认为,这一假设是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论个体处于什么地位,人的自利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理性人的假定。他们对人的行为的假定包括以下内容:个体的行动决定是合乎理性的(指为达到目的而选择的手段);个体可以获得足够充分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完全信息假定);个体根据所获得的各方面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按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选择决策方案,以获得最大利润或效用(利润或效用最大化假定)。换言之,对于个体而言,心理满足感也是一种效用,同样属于个人利益。
根据理性人假设,每一个个体都是理性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更不例外,其选择大城市就业的行为背后也有着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换言之,这些利益促使他们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也是部分大学毕业生成为“蚁族”的根本原因。那么,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能够获得哪些利益呢?这可以从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经济收益来看,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利益体现在预期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两方面。
第一,大城市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对于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就业,前提是存在就业机会。为了增加就业成功的概率,大学毕业生必然选择去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地方就业。而影响一个地区就业机会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即该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一般而言,地区的经济总量越大,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就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大城市往往是省会城市,是全国或全省的科技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集中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经济规模更大,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第三产业更发达,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更高。表1显示,2008年,尽管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其他地方,但是gdp总
量远远大于后四个地级市;其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处于50%~75%之间,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而后四个地级城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低于40%,明显低于大城市。所以,大城市在就业机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第二,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的就业质量更高。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工作优劣的综合性概念,其衡量指标有多方面,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但一般认为,衡量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工资收人和专业对口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