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柄菊粗提物杀菌活性研究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柄菊粗提物杀菌活性研究报告

毕 业 论 文 肿柄菊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欧烨成2004320613 指导教师 钟国华 副教授 学院名称 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名称 植物保护 论文提交日期 2008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____________ 评 阅 人 ____________ 摘 要 本文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Hems.l ) A.Gra)乙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3种植物病原菌真菌黄瓜疫病菌(hytophthora melonis Katour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Berk· Curt·) Arx)、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关键词:肿柄菊 抑菌 目 录1 前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实验材料 2 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3 2.1.3 供试真菌 3 2.2 实验方法 3 2.2.1 肿柄菊预处理 3 2.2.2 肿柄菊提取 3 2.2.3 培养基的制备 4 2.2.4 植物病原菌的培养 4 2.2.5 乙醇提取物的萃取 4 2.2.6肿柄菊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4 2.2.7 肿柄菊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4 3 结果与分析 5 3.1 肿柄菊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 5 3.2 肿柄菊石油醚萃取物抑菌作用 6 3.3 肿柄菊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作用 7 4 结论与讨论 9 4.1 结论 9 4.2 讨论 9 4.2.1 肿柄菊活性成分探讨 9 4.2.2 供试菌的选择 10 4.2.3 超声波提取法 10 4.2.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英文摘要 13 1 前言 在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中,生物防治将成为控制农业生物灾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而作为生物防治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源农药,加速其产业化是顺应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是今后农药工业发展的力方向。 植物源农药就是利用植物的某此部位或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具有杀虫或杀菌作用的农药。植物源农药在我国被称为“土农药”,具有高效、无公害、能与环境相容、作用机理独特及开发费用低廉等特点,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植物资源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开发研究新农药己成为当前农药化学和农药毒理学研究的热点。在现阶段我国,直接利用植物性农药的报道很多,但是以植物源活性成分为先导结构研究开发的成果对农药发展的贡献可能远大于直接利用植物。以植物源活性成分为先导物不仅可以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的类似物,而且它们的活性可以优于先导物,并能克服先导物的某些理化性质的不足,扩大了应用范围[]。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近3.0×104种高等植物中,约有近千种植物含有杀虫(菌)性物质,主要集中于楝科、菊科、豆科、卫矛科和大戟科等30多科,其中研究最多的主要有楝科、豆科、卫矛科的植物,而且是最具开发价值的。随着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植物中含有的杀虫(菌)活性物质研制的植物源农药将是生物农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植物中抗菌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香精油, 香精油为酯、醛、酮和萜烯的化合物, 另外还有丹宁、黄酮类、甾体类、有机酸、蛋白质等也具有抑菌作用[4]。Wilkins和Board于1989年报道有1389中植物可能有杀菌成分,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合物[5]。 1.2 肿柄菊简介 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Hems.l ) A.Gra),别名太阳花、树菊、金光菊、臭菊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高2.5~3.0m,有分枝,密被短柔毛。叶大而柔软,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22~27cm.宽165~185cm,3~5深裂,上部则有时不分裂,敦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顶生,直径5~15m;总苞片4层,外层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内层的长披针形;花托具刚硬的托片;舌状花1层,黄色,舌片长卵形,管状黄色。牧果矩圆状椭圆形,紫褐色,稍压扁,顶冠有芒刺。 我国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有栽培或逸生。原产于墨西哥,本世纪初传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已呈野生状态。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Victor B.等研究了肿柄菊叶甲醇提取物的抗炎和止痛活性[8]。翟红莉研究表明肿柄菊乙醇提取物可明显降低小鼠血糖[9]。在我国民间,肿柄菊茎叶或根入药,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之效。在对其成分的研究中,Herrera J.等从肿柄菊中分离出4中倍半萜烯内酯类化合物[10]。Gu等从肿柄菊地上部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