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精神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
于国防1 杨明喜1 吴爱峰2 张婧婧3
(1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山东即墨 266200)
(2即墨市人民医院特需内科 山东即墨 266200;3青岛市海慈医院妇产科 山东青岛 266001)
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心理因素。研究发现[1],精神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并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本文就精神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致病机理作一简述。
1 心理因素的研究
各种不良心理压力会导致机体应激状态,并伴随一系列心理行为反应,使机体产生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激素分泌异常、炎症、内皮功能失调等,从而导致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
1.1抑郁 各项研究显示[2],抑郁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ord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患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明显增加,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抑郁仍是发病后十年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Whang等对63469名基线无冠心病的妇女进行了为期8年的随访,观察抑郁症状与心脏性猝死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后,抑郁症状与冠心病事件相关。此外,抑郁还增加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1.2焦虑 研究发现,焦虑等情绪障碍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严重焦虑与心源性猝死有高度相关性,能显著增加冠心病的病死率。Rothenbacher等报道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症状患病率为24.4%。Arnold等对788例患者进行冠脉CT检查并评估4周内心绞痛发生频率和社会心理特征,以此评价心理因素与缺血心肌心绞痛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调整了诱导心肌缺血的其他因素以后,增加的心绞痛次数与患者的焦虑等心理因素显著相关,提示焦虑增加心绞痛的发生危险。另一项研究对249846名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1.2年,进行焦虑与急性冠心病相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调整了人口学、生理危险因素和健康行为等变量后,发现具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冠心病和心因性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1.3A型行为 关于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表明,A型行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敌视和愤怒这两种情绪因子。Davidson等研究发现愤怒可增加10年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Wilbert-Lampen等曾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对4279例急性心血管事件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观看紧张的足球比赛可使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升高2倍以上,在已知的冠心病患者中这种风险更明显。Yan等认为青少年未来高血压病发病风险增加与充满敌意和急躁情绪有关。
1.4D型人格 D型人格也被称为心理忧伤人格,具有高水平的消极情感和社交抑制。D型人格的人体验着更多的不愉快、忧伤、担心等,体验着更多的压力。一项随访5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消极情感是PCI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的预测指标之一,能使患者中等度的体力劳动受限制。
2 发病机制
2.1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 心理因素引发冠心病及各种心脏事件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血中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增加,引起以下变化: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②血压波动大,血流对粥样斑块剪切力改变,斑块不稳定和破裂;③冠状动脉上alpha;受体激活,冠状动脉紧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氧供减少;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糖、脂代谢紊乱及性激素分泌减少,这些心理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会显著增加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临床事件的风险。
2.2促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平衡失调 包括抑郁、焦虑、愤怒等在内的各种心理因素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上调,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高浓度的儿茶酚胺增加腺苷环化酶活性,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升高,血小板数量增加并且活性增强,血小板对ADP和肾上腺素反应增强,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加强,血液粘滞度增高;此外,VII因子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增加,纤溶系统活性被抑制,均可触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诱发冠状动脉事件。
2.3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已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及其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NO、内皮素-1(ET-1)等,对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的粘附性、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NO和ET-1释放失衡,ET-1明显增加,使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探究.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doc
- 福辛普利和卡托普利降压效果及致咳嗽不良反应观察.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护理对策分析.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预见性护理.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