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研究课件.pptVIP

中医药治疗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研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研究课件

背景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一种经伊蚊传播的虫媒传染病 其病原体为基孔肯雅热病毒 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3年在坦桑尼亚首次被分离出来 2010年9月~10月,我国广东省东莞市的一个社区及其周边地区出现国内首次基孔肯雅热大流行 中医对疫病的认识 古称疫疠、时行、天行、瘟疫等 《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 晋隋唐时期:王叔和、葛洪、孙思邈等 宋金元时期 :庞安时 、朱肱 、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 中医对疫病的认识 明清时期为疫病形成与发展阶段 吴又可首创异气学说,“以逐邪为第一要义” 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吴鞠通提出“三焦辨证” 近现代中医学家对疫病防治的贡献 恽铁樵:麻杏石甘汤治疗猩红热 冉雪峰:以治白喉、天花、麻疹、霍乱、鼠疫等瘟疫,名噪武汉三镇 蒲辅周:白虎汤、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乙脑 2003年SARS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邓铁涛老先生的带领下,通过中医药的介入,实现了三个零的奇迹 寒温学说,融会贯通 岭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乃至人群体质的不同,温疫类疾病较多 自从张仲景根据《内经》天人相应之理,创立六经辨证论治学说之后,至今千余年,中医治疗外感热性病的理、法、方、药不断得到补充、发展,历代医家虽持论不同,但理无二致 治疗急性传染性疾病时,伤寒温病学说不仅应该合流,而且还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创新 伤寒温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外感热性病的病性虽说与季节的转移、六气的变化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决定于某种致病因素(邪毒)的特定性质 霍乱:发病于暑湿交蒸的夏秋之间,但几乎全是“寒中三阴”这种类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生于寒风凛冽的冬春季节,而其临床表现却不是“冬伤于寒”,而是“温邪逆传营血,发斑动风” 肠伤寒发病最多的季节是秋末冬初,此时正风高气爽,燥金司令,而患者却出现“湿热缠绵”的证候 伤寒温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病人的体质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素体阳虚感受暑热之邪 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阴暑之病 (即夏日感寒与寒湿伤中) 融汇伤寒温病的理法方药,并有所创新 新订柴胡饮系列方:解肌柴胡饮、撤热柴胡饮、疏风柴胡饮、益气柴胡饮 大青龙汤变法:人参败毒散重用石膏 分消走泄与和解少阳:常于温胆汤中,加柴胡、黄芩、人参、去姜枣之温 湿温可下,下之宜早:达原饮加柴胡、大黄 基孔肯雅热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8日~10月23日东莞市万江医院基孔肯雅热专科隔离病房及社区门诊患者,共51例 33例为住院患者,因就诊时间早,观察其早中期证候,男14例,女19例;年龄2~70岁 18例为门诊患者,就诊时均属病程后期,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22~63岁 基孔肯雅热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标准[1] 病程分期 51例患者病程均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表现,分为早、中、后期,早期患者为病程第1~3天,以卫分证为主要表现;中期患者为病程第4~7天,以气分证为主要表现;后期多于病程的8天以后,热邪渐退,但湿浊留连、郁滞于关节,表现为关节肿痛迁延难愈 基孔肯雅热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观察方法 根据中医十问歌内容,结合急性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制定基孔肯雅热中医证候观察表,记录中医证候变化 观察指标 发热、恶寒情况、汗出、口渴、头痛与否,关节及肌肉受累情况、皮疹、胃纳、二便、舌脉情况等 分析方法 将本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对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比、率)描述,并进行分析 基孔肯雅热的中医病名 基孔肯雅热具有如下流行特点:地方性发病、季节性强、起病急、传播迅速 本组患者年龄跨度2~70岁,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 经云:“一人受之谓之疾,一方受之谓之疫”;“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问大小,病状相似”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温疫”,又因本病由蚊虫叮咬引起发病,蚊虫滋生有明显季节性,因此病因为疫毒时邪侵袭人体,故属“时疫”范畴 基孔肯雅热病邪特点 基孔肯雅热多发生于非洲及东南亚等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 我地区地处亚热带、海拔较低,回顾东莞地区2010年天气现象,5~9月份有多个亚热带风暴及强降雨过程,而8~9月出现高温炎热天气频繁,所以9~10月天气潮湿、闷热多雨 本病早期以发热、恶寒、舌红、脉浮等温热证表现为主,后期纳差、苔腻、口苦、关节肿痛且缠绵难愈等以湿阻关节表现为主,可以认为温热挟湿为基孔肯雅热致病邪气的自身特点 基孔肯雅热的传变 既往资料表明,基孔肯雅热属自限性疾病 本组资料提示:患者均表现为卫气分证候,未出现营血分证候,故可认为其传变多止于气分 基孔肯雅热的中医病机 早期为温热挟湿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