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来自天山的感动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来自天山的感动精选

来自天山的感动——武警新疆总队医院 院长庄仕华 【人物档案】庄仕华,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1973年入伍,历任卫生员、外科医生、科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1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拥政爱民十佳好军人”。2005年11月,荣获“中国医师奖”;2006年3月,获得“全国百姓放心医院院长”荣誉称号;2006年9月,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2007年5月,被武警部队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2006年5月,首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吸引了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关注。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纷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倾诉一个普通的部队医生、现任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留给他们心中的一个个感动—— 萨尔达板乡大泉村维吾尔族大娘帕塔木汗带着女儿赶了30多公里山路,一路打听来到评委会办公室。她从一个塑料袋里掏出一张张写满维吾尔文的旧纸片、药盒、烟盒给工作人员看,用半生不熟的汉语泪流满面地讲述,10多年来庄仕华帮这个屡遭灾祸和疾病打击的少数民族家庭走出困境的件件往事…… 乌鲁木齐市八家村73岁的回族老人马玉珍,一次买下1000份新疆日报,用红笔将介绍庄仕华的内容圈起来,走街串巷讲述庄仕华在病房里体贴入微地为她看病服务的情景…… 吐鲁番葡萄沟乡巴沟热村的13名维吾尔族村民,自发给亲朋好友写了130封信,讲述庄仕华帮他们治病脱贫的故事…… 最终,庄仕华以65万张选票高票当选“感动新疆十大人物”。 今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做出“开展向庄仕华同志学习”的决定…… 一个普通的部队医生何以在地广人稀的边疆打动这么多人的心? “天山脚下各族群众都是我的亲人,满腔热情为他们服务是我一生的心愿” 春夏之交,天山脚下乌鲁木齐县,嫩绿的青草与巍峨的雪峰相衬出一幅和谐的美景。 帕塔木汗抚摸着庄仕华当年送给她家的奶牛,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11年前的初秋,帕塔木汗的丈夫乌拉孜放羊不慎掉入2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造成颅骨、脊椎、大腿等10多处骨折。帕塔木汗变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送丈夫到几家医院救治,都说没救了。最后,转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见状二话没说就投入紧急手术,6天6夜紧张抢救,终于把乌拉孜的命保了下来。 乌拉孜得救了,生活却不能自理。出院那天,当时还是外科一名普通医生的庄仕华找朋友借了台汽车,把他送回家里。看到帕塔木汗家的贫困情景,庄仕华转身给她家买来米面……目睹此景,泪水从帕塔木汗脸上无声地滚落,她把庄仕华帮助自家的事,用维吾尔文记录在捡来的烟盒纸上。 十几天后,庄仕华又来为乌拉孜检查病情,发现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他身体越来越瘦弱。当日下午,庄仕华给他家买来一头黑底白花小奶牛,牵着送到帕塔木汗手里说:“今后,你每天给大叔挤些牛奶喝,身体会恢复得快一些。” 乌拉孜卧床大小便失禁,一天要换洗10多次尿布。因为换洗不及时,身上起了褥疮。庄仕华回去后又拿钱买了一台雪花牌洗衣机,同医护人员一起送到他家里。 9年前,灾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帕塔木汗患上胆结石病,女儿古丽也得了乳腺瘤……病痛中的帕塔木汗,看着床上不能自理的丈夫,想想得病无钱医治女儿,这位坚强的维族妇女再也没勇气撑下去,含泪给女儿写下了遗书…… 就在帕塔木汗感到无望之际,庄仕华带领医护人员巡诊又来到她家。几天后,庄仕华先后把帕塔木汗母女接到医院,带动医务人员资助医疗费给她们做了手术。 去年初,庄仕华和医护人员又帮助帕塔木汗家开了一个小买部…… 11个春秋,天山脚下草木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昔日庄仕华送给乌拉孜家的那头奶牛,现在生下了5头小牛犊;乌拉孜老汉身体也逐渐好起来,如今已能下地行走干些活了,全家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帕塔木汗把庄仕华默默地为她们家做的事,都悄悄记在她捡来的一张张旧纸片、药盒、烟盒纸上珍藏起来。她常对人说:“我们家有3个民族,我是维吾尔族,丈夫是哈萨克族,我们还有个汉族儿子叫庄仕华!” 的确,扎根边疆30多年来,庄仕华对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说:“天山脚下各族群众都是我的亲人,满腔热情为他们服务是我一生的心愿。” 从四川大山深处走来的庄仕华,从小学到高中都是靠政府的助学金读下来的,是全村历史上第一个高中毕业生。 1973年12月,庄仕华带着父老乡亲的嘱托,入伍来到新疆玛纳斯县新湖农场当上了卫生员。由于缺乏知识和技术,他曾许多次无助地看着那些满怀希望上门求医的牧民失望离去。因而,当1980年他以全优成绩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时,面对可以留校任教的诱人机会,庄仕华毅然决定回到边疆为边防官兵和边疆的农牧民服务。 庄仕华在下边防和牧区巡诊中发现,新疆是胆结石、肝包虫病多发区,采取传统开刀手术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