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精选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1.传感器组成: ? 收集系统:收集来自目标的辐射,送往检测系统。在紫外线、可见光、 红外波段中,收集系统的主要元件是透镜或反射镜,在微波 中是微波天线。 ? 检测系统(探测系统):将波谱转化为其它形成的能→电流、电压、化 学能等。其核心是感光胶片或光电敏感元件、固体敏感元件、 微波检波器等。 感光胶片:电磁辐射→化学能 其 它:电磁辐射→电流、电压等 ? 信号转化系统:将电流、电压信号放大,再转化为: 可见光,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即电光转化; 磁信号,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即电磁转化。 ? 记录系统:记录前级送来的信号。 ?直接记录:将前一级的输出信号直接记录在胶片或荧光屏上。 ?间接记录:将信号记录在磁带上,以后用时将磁带回放,产生电信号, 再通过电光转化,显示图象。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2.传感器分类: ? 摄影成像:得到的象片信息量大,分辨率高;但由于受感光乳剂的限制, 工作波段为0.29?m~1.40?m,即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段,而且只 能在晴朗的白天工作。 ? 分幅式摄影机:一次曝光得到目标物一幅象片; 航空摄影焦距一般在150mm左右,航天摄影机一般大于300mm。 ? 全景摄影机(扫描摄影机):依结构和工作方式分为: 缝隙式摄影机(航带摄影机):通过焦平面前方设置的与飞行方向垂直 的狭缝快门获取横向的狭带影像; 镜头转动式:镜头的物镜转动,或棱镜镜头转动。 全景摄影机焦距可超过600mm,主要用于军事侦察。 ? 多光谱摄影:同时获得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多个波段的影像。分为: 多相机组合型:每架相机配置不同的胶片和滤光片; 多镜头组合型:同一架相机上配置多个镜头,配以不同波长的滤光片; 光束分离型:用一个镜头,通过二向反射镜或光栅分光,将不同波段在 各焦平面上记录影像; ? 数码摄影机:记录介质是光敏电子器件,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 扫描成像:工作波段为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段。成像方式有: ? 对目标面扫描: 收集系统直接对目标面扫描,如光学/机械扫描成像、成像雷达等。 光学/机械扫描成像:在扫描仪的前方安装光学镜头,依靠机械传动装置使 镜头摆动,形成对目标物的逐点逐行扫描。分为单波段就多波段两种。 基本原理:反射镜在机械驱动下,随平台的前进运动(航向扫描)而摆动 或旋转(舷向扫描),依次对地面进行扫描,地面物体的辐射 波束经反射镜反射,并经透镜聚焦和分光分别将不同波长的电 磁波分开,再聚焦到感受不同波长的探测元件上。 举例:陆地卫星上的MSS和TM。 成像雷达:主动方式的扫描仪,分为全景雷达(天线旋转)和侧视雷达 (天线固定指向侧下方)两种。 ? 对影像面扫描的传感器: 收集系统不直接对地面扫描,而是先用光学系统将目标的辐射信息聚 集在机内检测系统的一个靶面或光敏面上,形成一幅影像,然后利用摄像 管中的电子束对靶面扫描来收集其信息,或依靠CCD组成的阵列进行电子自 扫描来获取信息。如:固体扫描仪。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第三节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进行遥感的装置。 1.地面平台: 概念:放在地面或水上装载传感器的固定或可移动的装置。 举例:汽车、轮船、高塔等。 装载的传感器:地物波谱测量仪器、摄影机、雷达等。 功能和特点:地面遥感,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2.航空平台: 概念:悬浮在海拔80km以下的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的遥感平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