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三课时精选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的意识,渗透辩证法的教育,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
2.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
2.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
2.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阅读。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师生谈话、诱导、讨论,读图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读图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动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生活中的经验和联系当地实际,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冬季风”图、“夏季风”图、“我国的季风与非季风图”、“我国气候分布图”等和各种天气景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方案1:总结复习导入:
前两课时,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
方案2:可由我国各地的气候不同导入。 ★让同学们带着以上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学生说出自己对我国各地气候的了解。
二、学导达标
学习任务一:季风气候显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1.季风气候: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 有显著的变化。
2.季风成因:受_____位置和______位置影响。
3. 冬季风源地来自严寒的 和 一带,性质是_________。
4.夏季风源地来自 和 的辽阔海洋,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 和贺兰山。
合作展示
1.季风气候
〔讲授〕什么是季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各随季节有显著的变化。
2.冬、夏季风
(1)(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风的形成图》(图2.19)、《夏季风的形成图》(图2.20),引导学生回忆或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图上观察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海洋与大陆气压状况的区别后,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冬(或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
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并板图,演示绘图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流向。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过渡)我国年降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逐渐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
教师《板图演示》夏季风的对我国的影响。夏季风被一系列山脉阻挡。
(讲述)从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复合投影)请同学们观察《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再与《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分界线。
夏季风来自海洋,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因而为我国降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锋面雨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推移有何规律?请同学们反复地阅读一下课本P39的有关材料
4. 寒潮、梅雨、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如,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暴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讨论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并说出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学生活动一:
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描述自己对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了解。
学生活动二:
观察《冬季风的形成图》(图2.19)、《夏季风的形成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 电压互感器精选.ppt
- 第三节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精选.ppt
-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精选.ppt
- 第三节少阳病兼变证教学大纲精选.ppt
- 第三组 酒店纷争案例分析精选.ppt
- 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精选.ppt
-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精选.ppt
- 第三讲 物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精选.ppt
- 第三讲 择业准备与技巧精选.ppt
- 第三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精选.doc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中考四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江门市新会区名冠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音频).pdf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i音频及听力原文).pdf
- 山东省潍坊市2025年5月高三三模英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pdf
- 人教版高一英语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原卷版2.pdf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期末达标测试卷(B卷,含解析).pdf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