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纺织废水处理工艺COD800精选
纺织废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山东省诸城市创新华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章 概述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地点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10m3/d
项目概况
废水水量随时间变化大,往往是间歇排水,排放量为10m3/d,水质指标:pH4~7 CODcr 为880mg/l,BOD5为300mg/l, SS为19/l,色度为80倍。
为了正常生产和持续发展,保护周围水体环境,业主非常重视废水污染环境问题,决心对废水进行治理,并委托我公司制订治理方案。我公司针对该废水性质和排放要求,从降低废水处理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目标出发,采用先进废水治理技术和设备。本着此原则拟定了本治理方案文件,供企业和有关部门领导审议。
项目范围
主要包括从治理工程的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工艺、构筑物、设备、电气、仪表等的设计、图纸、工程报价、运行费用分析等技术文件等。
设计依据
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的资料和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1989年7月)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97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 - 2002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TJ36-7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877 国环字第 002 号文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问题的决定》,国环发[1996]31号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3095-1996)
其余各专业规范等
同类行业同规模水质资料;
设计规范、标准
(1)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修订本)
(2)GB8978-200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4)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GB50052-95《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6) 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7) GB50054-9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设计水量、水质
设计水量:根据业主提供数据,现在排放废水量10t/d,故设计废水量为10t/d。
水质: 表一 进水水质
项目 废水水质(mg/L) CODcr 880 BOD 300 SS 50 色度 80倍 pH 4--10
表中单位均以mg/l计,PH除外。
污水排放标准
表二 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一级B
项目 废水水质(mg/L) CODcr 60 BOD 20 SS 20 色度 30倍 pH 6--9
第二章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原则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综合考虑废水水质、水量的特征,选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经济合理、运转灵活、安全适用。
污水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减少占地和投资。
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其它栅渣、沉淀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力求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高程布置上应尽量采用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上要紧凑,以节省用地。
严格按照厂方界定条件进行设计,适应项目实际情况要求。
2.2.泥处理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产生的污泥经浓缩脱水后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处理或者做焚烧处理。
工艺设计尽量减少系统污泥产生。
第三章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
3.1废水属性分析及工艺路线的确定
各路污水经格栅后进入集水池;再由泵提升至预曝气调节池,此池中视水质情况投加Ca(OH)2氢氧化钙(调节pH在8~9之间)、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上清液由泵打入一体化气浮装置,在搅拌作用下依次投加适量PAC、PAM,彻底去除细小SS和降低部分COD及去除色度,确保生化进水水质;出水用管道泵提升至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大幅度去除溶解性的有机物;然后再自流入二沉池,视水质情况投微量PAC和PAM,确保出水达标排放。二沉污泥大部分回流至生化池补充菌种,剩余污泥同初沉、气浮污泥一并进入污泥储池,再由污泥干化场干化后后外运或做焚烧处置。
拟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