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是“职业粉丝团”团长
身穿统一服装,手举宣传画、荧光棒,大声地呐喊、加油助威,会为了某个选手的每一次情绪波动而哭泣、微笑!这就是在时下流行的选秀活动中大出风头的粉丝团。人们不禁会问:哪来的这么多粉丝啊?事实上,在选秀节目热播的同时,一个新的行业――职业粉丝悄悄诞生,他们从单纯的追星族变成了分工明确的“职业啦啦队”。在广州,一位大学生就组建了一支“职业粉丝团”,活跃在广州乃至全国的选秀活动中……
一不小心,我成了“职业粉丝”
我叫叶涛,今年25岁,出生在广州市越秀区一个工人家庭。学生时期,我就喜欢追星,还参加过各种歌迷会。大专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电脑公司上班。
2005年3月,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在广州海选,好玩的我与同事阿宏很快被这种新奇的“造星运动”吸引了。在众多的超女中,我对广州选手周笔畅“情有独钟”。
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我整天泡在周笔畅的论坛上发帖、跟帖。后来,我又申请了一个“笔迷QQ群”,一下子吸引了500多“笔迷”加入。
在广州超女“5进3”的前几天,我和“笔迷”在QQ群里聊天。突然,有人说“周笔畅马上要向广州唱区的冠军冲刺了。我们一起全力支持她,为她吸引一点人气吧!”我说:“干脆大家到北京路步行街搞个活动,为笔笔加油!到时,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自娱自乐一番呀!”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在线的50多位“笔迷”的一致赞同。
2005年4月底的一个周末,50多位“笔迷”都相约来到了北京路。我们在步行街为周笔畅整整宣传了一天。晚上,我们又聚集到一家卡拉OK厅,自娱自乐了一番。
5月7日,周笔畅不负众望,一举获得广州赛区冠军!她在舞台上深情地说:“我特别感谢那些与我素不相识却一心一意关心支持我的笔迷……谢谢您们!”说完,她深情地鞠躬致敬。那一刻,我竟像一个大男孩似的哭了!后来,周笔畅要去长沙参加总决赛。我又和“笔迷”一起,在新浪网上建了一个博客,写文章支持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从创建QQ群、组织宣传活动到自创博客,我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笔迷”的带头人。2005年8月,我还成立了一个“笔迷会”,经常和一帮“笔迷”聚集一起自娱自乐。
一天,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自己既然认识那么多“粉丝”,就不能成立了一个“职业粉丝团”,去赚“粉丝”们的钱吗?
改变观念,打造“追星”公司、
2006年1月,我果断辞掉了工作,开始着手组建“职业粉丝团”。我在天河公园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临时办公,然后又拉拢了两名兼职的在校学生。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便在超女论坛上宣布“职业粉丝团”成立!为了吸引粉丝参加,我在网上说:“粉丝们,你给我当粉丝,我给你无穷的快乐……”这一消息很快就吸引了1000多名粉丝报名参加。
可当我正式提出每位会员一年要交100元钱会费时,许多人在网上一边砸砖头,一边吐口沫:“呸!你算老几,我们当‘粉丝’还用得着交钱给你?”“你小子不会是骗子吧?不会收了会费后杳无音讯?”这时候,阿宏第一个站出来,宣布成为我的第一个职业粉丝成员。尽管很多陌生的粉丝不信任我,但最后还是有100多名熟悉他的“粉丝”加入了。为此,我感动地说:“谢谢你们!我保证每月都能让你们有活动参加!”
接着,我厚着脸皮大胆地联系电视台选秀节目的工作人员,说:“我手下的这帮‘职业粉丝’绝对煽情!而且,第一个月可以免费为你们服务!”对于电视台来说,他们找一批粉丝到现场作秀,一般是不会花一分钱的,但是,不花钱的粉丝总是不大愿意配合电视台的拍摄效果,有时需要工作人员提醒,他们才能兴奋起来。电视台工作人员听我这样一说,便让我带一拨人来试试效果,并同意凡是到场的粉丝,每人发一些纪念品。
于是,在一场超女见面会上,我带领100名“笔迷”粉丝团,穿着统一的着装,举着“笔笔,我们永远支持你”的宣传横幅,将整个直播现场闹翻了天。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不禁眼前一亮,摄像师总是不停地将镜头对准了这批疯狂的粉丝。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已经大红大紫的周笔畅,她含着眼泪说:“我真的很感谢您们!有您们的支持,我一定会越唱越好!”那天,电视台给我的粉丝团一人发了一件周笔畅的签名文化衫,大家高兴地哭了,都认为这100元会费,值呀!
随着2006年新一轮选秀开始,我又将目光盯在那些新选手的身上,我清楚,一个新选手不可能一下子有那么多粉丝,哪个选手讨厌粉丝多呢?哪个选手不喜欢疯狂的粉丝呢?而我的职业粉丝可以“以假乱真”,其效果往往是那些经纪公司或者电视台组织的活动无法比拟的,因为职业粉丝是“自发的,没有任何修饰的”,而恰恰相反,经纪公司或者电视台举办的活动,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2006年4月29日,我得知上海东方卫视主办的“我型我秀”节目组来广州选秀。于是,我立马赶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