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是黏土我怕谁
黏土之NO.1
三年前,第一次上卢悦老师的黏土动画课。王也、王甜甜、高璇在一个工作小组,虽然他们之前在黏土的定义上是zero――完全没有概念。但是他们的《三打白骨精》出生后还是大受欢迎的。
故事的内容当然是家喻户晓,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忘记80版的《西游记》里 “三打白骨精”那集。在六小龄童的扮演下,那原本是有点辛酸的一幕:白骨精三番五次地变成美女、老妪……只有孙悟空三番五次看出来又三番五次地将其打死,于是终于被唐僧赶走……我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都恨不得把唐僧痛扁一顿,为委屈的孙悟空报仇。不过,在这次的《三打白骨精》里,情绪则完全变成喷饭级的了。
除了大的故事没有变,剩下的基本被大规模地改动。他们当时收藏了一套珍贵的《大闹天宫》的纪念版,里面还包括了制作的手稿、插画,甚至有对老一辈动画大师的采访整理。这也成为《三打白骨精》里的一个素材,连原片的音乐都被拿来DIY了一通。
黏土之NO.2
王也很喜欢黏土这种形式,大学期间几乎在一直坚持做黏土,《三打白骨精》之后没多久,又与平面专业的同学李政合作参加三分钟奥运短片比赛。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就回来做《奥运狂想曲》。形式还是选择王也熟悉的黏土。但是从哪里下手呢?再拍一个众人看了就呕的中国红,肯定不行。如果不把它拍得有意思还不如别拍。《奥运狂想曲》里面于是出现了许多因为“运动”而“不同”的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跳水居然瘦了身的糖块、伤痕累累但顽强击剑的气球……虽然片子没有得到最高奖项,但是它的创意和形式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黏土之why
为什么不呢?这么好玩的方式,至少尝试一下吧。比起现在看滥了的flash,后者好像比较方便:需要的硬件少,掌握电脑、操作软件就好了。而黏土则完全是耗时间、人力、物力的活儿。flash作的人太多了,就显得有点廉价。充斥在市场上还是教育中的flash太多了,很少有人大规模的去作很有意思但很累的黏土逐帧。而且,黏土做出来的玩偶本身就可以是一件小作品,可以有它的艺术价值。它充满了随机性,非常生动,又由于可以逐帧,对于看惯了每秒25帧的电影般的画面的我们来说,看看每秒15帧也很有意思。
黏土之分工
介绍一下《三打白骨精》里面的分工:
王也:负责剧本、思路、大的框架、设计整体的步骤、拍摄、角色的头部制作、白骨精和八戒的制作。
高璇:负责孙悟空和沙僧的制作、片子的剪辑、后期制作。
王甜甜:负责制作所有的衣服、设计人物的形象、身体的制作。
黏土之过程
黏土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里面做骨架的材质还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他们用的铝丝是老师从广州买的)捏完了还得反复烧烤,然后再捏再烤(以前的同学里也有用银丝的,掉下一点来就得赶紧拿盒子装上,攒起来至少还能打个银戒指什么的)。
王也的手捏肿了,而且还是紫色的。
用的材料不过是画材店买的橡皮泥,不是真正的好材料,不能随便地捏,一不小心就变形了而且很容易就留下指纹,也不能在上面化妆。正规电影厂里都要用好的黏土材质,像《僵尸新娘》、《小鸡快跑》、《无敌掌门狗》里面的角色动起来就很自然,这些材质大部分是烧完后不容易变形还有韧性可以随意捏动。但是在《三打白骨精》里,什么内置骨骼钢架、软硅胶,通通没有。孙悟空、唐僧等都是短胳膊短腿,走起路来扭啊扭的。《奥运狂想曲》里,泥稍微好一些,但也不是什么高级材料。不过他们还是尽可能把这些问题用风格来弥补,让人看了后还以为是故意做出来的。
《三打白骨精》用的是Sony190 pro,《奥运狂想曲》用的是Sony150 pro。都与苹果相连。在苹果里面有一个“frame chief”,是专门为DV设计的抓帧软件,这里有一个“洋葱皮”系统,你可以在一个画面里控制住前后的相关镜头而不会错位,也会知道动作与动作之间需要多少个过程。
不过,王也说:“技术的问题不需要去解决”。他们关心的只是想要拍什么,然后才会去找什么样的技术。20帧、12帧、还是2帧都不重要,这些都取决于画面、传达故事的方式、给观众什么样的感受……你可以很流畅像电影般叙事,也可以非常笨拙的卡来卡去的出现你的角色,“没有不好的效果,只有不会用效果的人”。现在手机拍摄也可以拍出好作品,拍出好展览,那种粗糙的效果你用什么软件也做不出来,因为那就是它的特点,它也因此可以成为一种风格。
“如果2帧的片子能够很好地表达你的主题,那就用。”
黏土之最难
拍摄。
《三打白骨精》里就有数千张的拍摄。黏土动画一般都是按秒来计算,然后,其中每一张画面都要严谨的结合,“有的时候人物还不小心倒了,就得把刚才拍的删了重拍,经常熬夜拍,边拍边有人轮番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