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明代重要工艺品及雾明楼珍藏廿世纪书画
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
此次参与拍卖的15尊明永乐(1403-1424年)和宣德(1426―1435年)年间御铸的鎏金铜佛像来自斯比尔曼(5peelman)的收藏。这批宝光四溢的佛像乃藏族众佛教的化身,曾作为馈赠到访高僧的礼品,以及摆放在庙宇中供善信和僧侣参拜。从罕有程度、品质及保存状况而言,这些佛像堪称是拍卖史上永乐及宣德时期的最优秀的艺术珍品。
永乐释迦牟尼像是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型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之一,亦是最重要的永乐金铸佛像。现今仅存两座保存完好的永乐释迦牟尼佛像及独立制作的莲花宝座,其中之一就是这次专拍的这件极品,名为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另外一座外形相似但尺寸明显较小的作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此像预计成交价超越港币6000万以上。
斯比尔曼(Spee1man)的藏品中另一组令人叹为观止的佛像为明宣德鎏金钼金刚舞菩萨立像一对。这一对独特罕见之宣德金刚舞菩萨像,于宣德或永乐鎏金铜像中查无可以比对的相似作品。这对精美的菩萨像估价为港币2000万至3000万。
与上两件佛像的和谐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永乐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这尊佛像线条简洁,以十六足踩踏排成四列的匍匐动物,周围是印度众神,全身有九头环绕,其中最慑人的是其双目暴睁、张嘴咆哮、鼻孔外张的怖畏牛首。这尊展示力量美的雕像预计成交额为港币1800万至2500万。
明粹典传――明代御制瓷器工艺品专拍
今次拍卖推出多款经典的明代(1368―1644年)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其中的焦点当属明永乐青花垂肩如意折枝花果纹盖罐(1403―1424年),这件珍品来自欧洲贵族珍藏。元明时代的大盖罐、绝大多数都缺失盖子,能完整保留者实属少见。唯一曾出现于拍卖会上完整带盖的例子、仅有曾在1967年6月的苏富比伦敦拍卖会(拍品编号40)中亮相,现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MuseumOf Oriental Ceramics)的一组。此罐身绘有六款喻意吉祥的瑞果,象征多福多子、万事如意。这件精致的藏品估价为港币2500万至3000万元。
另一件手工同样精致的珍品是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出自17世纪福建省漳浦县雕刻大师杨王璇之手。这尊纸镇是杨玉璇下《玉旋》款的狮形纸镇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重量超过200克,石质温润细腻、雕刻玲珑细致,估价为港币1200万至1500万。
成化宫碗被誉为中国瓷器史上最精炼纯美的青花瓷器,也是御窑瓷器中最罕见精品之一类。在即将举行的拍卖会上,将展示明咸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碗”。这件宫碗造型线条优雅、胎薄轻盈、且釉光洁白厚润。宫碗外饰起伏有致的黄蜀葵纹,四朵盛放的主花与掌形叶片相间有序,规整中不失自然、跃动,估价为港币3000万。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重点推出“珐琅彩西洋人物笔筒”
此次拍卖会的重点之一为“珐琅彩西洋人物笔筒”。笔筒以珐琅彩料绘出西洋人野外出游的景致,笔筒画工精细,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是乾隆御制文房赏玩器的一件代表性精品。此笔筒画风及所选用的珐琅彩,与中国台湾的故宫所藏的职贡图瓶类似。拍品预估价为3000万至4000万港元。
中国书画:齐白石及张大干作品依旧顶扛大旗
今季拍卖焦点之一是齐白石的《毕卓盗酒》。此画作是齐白石好写的人物题材,画作特意由正面的讥讽,转为曲笔的描写,用毕卓“宁肯为盗、不肯伤廉”的行径,暗喻贪污带来的严重祸害。其表达看似属幽默轻松,其实表达了深层的诸般无奈。在这幅作品中,齐白石画大写人物曾有过的奇纵气、豪放气、怪拙气都没有了,只留下平心静气,行笔如打太极,含蓄内在,质朴无华。此作品曾在两个重要展览中展出,一是在1987年于东京出光美术馆举办的《养和堂藏中国近代书画及清朝陶瓷展》,另一个则是在2002年于中国台湾的国父纪念馆举办的《齐白石的世界》展,此画作估价为80万2120万港元。
红梅喜鹊乃民间讨喜的题材,均寓意吉祥,若添喻寿而弥坚的奇石,则格外受人欢迎。白石老人赖卖画维生,自然洞明个中关系,兼且花鸟题材乃其专长,写来游刃有余,别具韵味。本幅《红梅双喜》写一双喜鹊,一立于石上,弯身曲首,目视下方的梅花;另一半身隐于石后,眼瞪同伴。梅花绕石成圈,枝丫布置取疏简舍繁密,缀以红梅数点,随枝干蔓延伸展于不同角落,其色艳如火,带引色彩遍布画面,但在娇纵中又不流于浓俗,此作估价港币50万至70万。
张大千自敦煌归来,三载研习壁画积累的收获大大丰富了画家的艺事发展,在人物题材方面的仕女画更奠定了他日后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本幅《碧桃长春》中的仕女正好显示了上述特质。仕女开脸丰腴饱满可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