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耀州窑瓷器的鉴赏与辨伪.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耀州窑瓷器的鉴赏与辨伪   西安地区在基建中出土很多耀州窑瓷器。例如1985年在钟楼北面修建东西地下通道时,在三个相距很近的废弃的水井中就出土很多残瓷器,在一个8米深处的井中,有近1米厚的北宋时期的残瓷器。另外在南、北、西三条大街拓宽建设时,同样发现很多宋元时期耀州窑残瓷器,这一事实说明当时京兆府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耀州瓷器。   耀州窑五代青瓷的烧造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青釉刻花三足盖罐即是这一时期的产品。罐小口,矮颈,内束,下腹鼓,底设三马蹄形足,上有斗笠形盖,腹部剔地凸出缠枝花朵。刀法简洁明快,雕刻自然灵活,釉色温润光亮。五代耀州窑青釉器胎质有深色与浅色两种,质地细密,气孔较小,烧结程度较好,有的胎极薄,釉色稳定,玻璃质感强,晶莹、滋润、淡雅,底常常留有三支痕。      宋代耀州窑以刻花为主,中期出现印花,晚期印花增多,刻印兼施。刻划线条活泼流畅,刀锋犀利,刚劲有力,多采用偏斜刀法,以直刀与斜刀齐用,施釉后,深层釉厚,浅层釉薄,形成不同的色阶变化。从雕刻刀法看,先用斜刀刻出图案轮廓线,再划叶筋与花脉,有的施篦纹刻划。此时胎体呈灰色,胎釉间有白色灰层,胎质较坚硬,露胎处往往在胎釉之间泛酱黄色,釉为青色微闪黄褐,一般较厚显得深沉,玻璃光较强。这一时期的青釉瓜楞执壶,整个腹部为瓜状,上设曲长流与弯宽形柄,其造型俊秀挺拔。青釉印花菊纹洗,敞口,外折沿,浅腹圈足,内腹模印菊花纹,通体施青釉,胎为灰白色。从整体瓷器装饰布局看,讲究对称,繁而不乱。这一时期的印花工艺先进,出土的印花范模也较丰富。有的青瓷器虽无纹饰但造型精巧,釉色温润,仍给人以美感。如青釉六折洗,花口外敞,口与腹为六瓣型,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金元时期耀州窑仍以烧造青瓷为主,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金代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盘,敞口,浅腹,坦底,圈足,内底刻缠枝牡丹纹,釉色青翠。青釉刻菊花纹梅瓶,小口,矮束颈,丰肩鼓腹,下部收敛。通体以弦纹划分为四层刻绘纹饰,肩上与胫部分别刻不同的变形莲瓣,肩下部一周卷草纹,腹部雕刻一周折枝菊花。通体施青釉。造型优美,刻花艺术水平高。青釉贴塑龙纹瓶,盘口细颈,长鼓腹,圈足。颈部贴塑的双龙,凶猛有力,行走腾空,腹部刻划双层变形覆莲瓣纹,虽然纹饰简单,但是与肩上的行龙和谐,给人以美感。这时期还有著名的青白釉瓷,釉色温润如玉。青白釉胆瓶,圆口微敞,长束颈,鼓圆腹,圈足。釉色白中泛青,温润,有玉质感。青釉刻花玉壶春瓶是耀州窑元代产品,喇叭口,束长颈,下腹圆鼓,圈足,肩部一周刻莲瓣纹,腹部刻缠枝莲花,通体施姜黄色釉。   这时发现的印花范模也较多。金代水波纹碗范,呈馒头状,中空,壁面刻划水波莲纹,线条流畅疏朗,纹饰为凸起,说明是用母范模制而成。   当前,随着“收藏”热兴起,制作仿品与伪品也增多,分清真品与假品是“收藏”应具备的知识。从制作假品看,其手法是一样的。首先按真品仿做,从造型、胎、釉、纹样等方面仿造。由于现在烧瓷的工艺,包括选料、制坯、施釉、烧造等方面与过去的工艺是有差异的,新器与旧器(包括出土品)也不同。假品做旧手段有擦磨、腐蚀、除光,有的致残,细审假品就看出“马脚”,可以看出擦痕、腐蚀泛出的“白”。在鉴定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每一件瓷器的鉴定,首先要掌握瓷器发展全过程,对于某一个窑的瓷器同样要掌握发展过程,每一个时期的特征,胎、釉、造型、纹饰的变化,每个细小部分都要了解,做到“胸有成竹”。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读书、熟悉考古发掘报告外,就要多看实物反复实践,把真品与赝品进行对比反复琢磨,提高识别能力。例如一件仿宋刻花碗,敞口,深腹,弧形壁,圈足。内刻折枝花,枝上生三朵花,枝叶曲折繁密,刀斜深刻,叶内划篦纹,外腹斜刀竖道一周,通体施青釉,足底露胎,胎土白,坚硬。虽是按宋代真品烧制,但是纹饰生硬,釉玻璃光强,胎色土白,不是灰色,质地过于细腻坚硬。真品釉玻璃光柔和,胎为灰白色,有深有浅,纹饰虽然一样,但是所刻线条有斜刀,斜刀是一边深一边浅,用力均等,线条转动灵活自由,流畅活泼。以篦状纹样表现水波纹、花叶筋纹、空间底纹等,一般多采用刻划并用,用刀如笔,有轻重缓急,线条有粗有细,方圆曲折疏密得当。刻花多用于刻出形象的轮廓线,突出花形,有浅浮雕的效果。划花用于细部刻划,有的在内部填空,施过青釉后色正光洁,纹样形象栩栩如生,表现出刻划与釉色质地的自然美,有立体效果,仿品与伪品工艺是达不到的。      (责编:雨岚)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