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方水土养一方盆景.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盆景   一、松树的人文渊源及其在盆景中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松树被古人誉为“百木之长”,有王者之尊,有“神树”之称。   在我国历代养生医书中,有松子、松叶、松脂等应用于医疗疾病、养生延年之记述。   松树长寿、生命力旺盛,品格高贵、顽强挺拔。相传秦始皇游泰山,遇暴风骤雨,幸被一松树庇护,平安无恙,于是封其为“五大夫”。此后文人士大夫赞咏松树之作连篇累牍,蔚为大观。他们不但写松、画松,还颂松,如《史记》有称“松柏为百木之长也”,更有人赋以人格化,赞其有“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忠贞不二”的优秀品质。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荀子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之论。松树被推至神圣的至高地位。   在文学方面,早在唐代人们种植花木已很盛。明代张之象编录的《唐诗类苑》中,收录有关松树的诗就有77首,说明当时鉴赏松树的风气盛行。其中最为熟知的有李贺的《五粒小松歌》、李成用的《小松歌》、皮日休的《小松》等,这些都是我国歌咏庭院中养植松树的较早诗篇。   往后各时期,表现松树盆景的文学作品就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有宋代王十朋的《岩松记》,成为有关松树盆景的最早文字资料。      在园艺理论方面,到明代的盆景著作就更为丰富,如高濂《遵生八笺》中的《高子盆景谈》、屠隆《考??余事》中的《盆玩笺》、文震亨的《长物志》中的《盆玩》、吕初泰的《盆景》二篇。在这些著作中都提到松树盆景素材以华山松、白皮松、天目松(黄山松)为主,然以天目松为最主要、最古雅的树种。各著作中还阐述了松树盆景的制作技巧和盆景规格等。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已经运用画意来指导松树盆景的造型。在《遵生八笺》中提到“结为马远之欹斜结曲,郭熙之露顶攫拿,刘松年之偃亚层叠,盛子昭之托拽轩翥”。这一主张在明代各著作中都有提到,可见这一观点,已在当时形成共识。      中国山水画和盆景都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内在联系。   松树是中国山水画中选用最多的树种之一。有关松树的名画很多,名画家也很多。如唐代有毕宏、韦偃两位画松名家,明代也有画松名家项圣谟,近代有汤涤等。于是松成为我国山水画中的重要题材,画松也为历代山水画家必修的课程。   宋江明之间,大家较为熟悉的绘有松树盆景的画作,如南宋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北宋张择端的《明皇窥浴图》、元代李士行的《偃松图》、明代蔡汝佐的《盆中景》、明代《吴雅集》的松树盆景、明代《十八学士图》、明代陈洪绶的《松竹梅盆景图》等。(参考《中国盆景文化史》李树华)   直到现代,我国常见的松树盆景素材有黄山松(天目松)、日本五针松、黑松、马尾松、赤松、华南松、华山松、云南松等。松树盆景相对集中的省市有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安徽等。   松树盆景的造型演变历史,总的说应该是从简易走向复杂,从原生态走向高于自然。   古代的盆景作品,我们只能从古文字记载和古画作中得以认识和理解。古时候的盆景和国画   样,只能是少数文化人的艺术活动。但从古画中看到的古代盆景,是经过画家们的再创作,可能和原盆景作品有一定的差异。尽管如此,如果拿它来和现代人的松树盆景相比较,古时候的盆景,更带有一定的原生态的自然美,和更浓的文人味和书卷气。这似乎是我们今天的盆景作品因受长时间的创作活动而自身逐渐形成一些模式或规则,再加上近些年来外来的   些模式或规则的影响而导致的,使盆景创作跟原先提倡的“宛自天开”造犁原理有所偏离,所以古时的盆景还是值得我们现代盆景人来学习的,因为“温故而知新”。   明末清初以来,商品盆景出现。这类树木盆景的造型,有一个几乎是共同的特点――作品的各主要线条均旱不同形式的圆弧线处理,这突出表现在各地方流派的民间盆景艺术中,从此盆景走出了文化人的艺术活动范围。但这仅仅反应了那一时期的树木盆景造型的一个侧面而已。      二、“高干垂枝”是现代松树盆景造型的新理念。      在大自然中,“高干垂枝”是松树生长的自然规律,这一特殊性应被认为是具有普遍意义,是   种规律性的表现。而其他所有异乎寻常的姿态,如主干过分虬曲、主干的俯卧、悬崖倒挂的各式姿态及出枝贴地而生的姿态等等,都应被视为是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树形。   松树盆景造型中,“高干垂枝”的提法,较之五针松盆景的“高干合栽”来得更概括、更简洁、更明确,它从干与枝两个主要方面都阐明了各种松树盆景的姿态特征,因而更能体现松树的高贵品质和浩然正气。   “高干合栽”是针对五针松盆景造型来论的,它十分符合五针松盆景素材那主干高瘦、树身光滑缺少变化的特点,故采用“高干合栽”的提法实属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对今后五针松盆景造型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高干垂枝”的造型要诀,适用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