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欣毕业答辩.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欣毕业答辩

杏南区储层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指导老师:张雁 姓名: 李欣 完成时间: 2011.6.20 一、前言 二、区域地质概况 三、分流河道微观孔隙结构的特征及分类 四、微观驱油机理 五、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六、结论 前言 一、目的及意义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除了水驱未波及的剩余油外,水驱波及区域内的微观孔隙中也残留着大量剩余油,因此对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利用压汞资料、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电镜以及荧光薄片等资料,对杏南油田的分流河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分流河道微相中剩余油分布的位置、形态,对有针对性进行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二章 分流河道微观孔隙结构的特征及分类 四、孔隙结构分类 通过对压汞曲线、扫描电镜、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参数。一般认为,喉道的大小、分布以及其几何形状是影响储集层的储渗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综合上述表征骨架、孔喉大小和分布等参数对杏南油田葡I2—3小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分类(表1)。 第三章 微观驱油机理 一、活塞型驱替 定义:向孔隙渗入的流体是从孔隙的轴心部分突入;入孔以后,也是在孔的轴心部分突进,这种现象称之为“活塞型驱替”。 活塞型驱替时,水相进入孔隙的毛细管进入压力可由一个参数模型给定: 二、爬行机理 在亲水孔隙介质中的水相驱替油相中,水相沿孔壁或缝隙、边角爬行前进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称之为“爬行机理”。 三、卡断机理 除此之外,还有海恩斯跳跃、小孔包围大孔机理、指进机理和绕流机理等。 第4章 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一、微观剩余油分布模式 根据剩余油分布的产状、分布位置可将微观剩余油细分为九小类: (一)、束缚态剩余油 (二)半束缚态剩余油 ⑦簇状、⑧粒内状、⑨粒间吸附状 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因素 (一)储层润湿性 研究表明:油藏流场中岩石表面对流体的润湿性或润湿场总的变化趋势是储层亲油性减弱,亲水性增强。 (二)毛管力对微观剩余油的影响 1、亲水毛管 总驱动力为: 当压差较大或孔喉半径较大时,合力F的大小 取决于压差;反之,当压差或孔喉半径较小时,大 孔喉受到的力小于小孔喉受到的力,所以水驱 油微观渗流过程中总是观察到水优先进入小孔道。 2、亲油毛管 总的驱油动力为: 在亲油毛细管中,当压差较大或孔喉半径较大 时,合力F的大小取决于压差;反之,当压差或孔 喉半径较小时,在相同的注入压力梯度下,大毛细 管中的驱油动力总是大于小毛细管中的驱油动力。 所以在水驱油微观渗流过程中总是观察到水优先进入大孔道。 (三)孔隙连通情况 (四)孔喉大小 孔喉比越大驱油效率越低,剩余油越富集 五)孔喉均质程度 孔喉均质程度越高,注入水的推进阻力就越小,驱油效率就越高,剩余油富集程度越差,剩余油越少 (六)孔喉形态 喉形态越复杂,剩余油饱和度越高。 (七)填隙物的影响 (1)微粒迁移出油层,可增加渗透率。 (2)完整的伊利石桥被冲毁使油层渗透率增加,而伊利石碎片在喉道处沉降又可使渗透率降低。 (3)水洗后大孔道中高岭石水驱后呈零乱堆积,小孔隙中则呈晶形完好的书页状。 三、不同微观孔隙结构类型与微观剩余油的关系 结 论 1. 分流河道储层的特征: 主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内主要发育I、II、III类孔隙结构,I、II类孔隙结构多发育在储层中下部或河道中部,上部或边缘多为III、IV类孔隙结构。 2. 微观孔隙结构的特征及分类: I、II类孔隙结构水洗后毛管压力曲线显示孔喉变大,渗流能力增强;III类孔隙结构水洗前后毛管压力曲线变化不大;IV、V类孔隙结构中弱水洗后渗流能力变差。 3.微观驱油机理: 活塞型驱替、海恩斯跳跃、爬行机理、卡断机理、小孔包围大孔机理、指进机理和绕流作用等 4.剩余油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9个小类 (2)不同微观孔隙结构类型与微观剩余油的关系 (3)影响因素:孔隙连通情况、孔喉大小、孔喉均质程度、孔喉形态、毛管力、填隙物成分及含量、储层润湿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谢 谢 ! * * 方法 微观物理模拟研究 剩余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组分研究 孔隙结构及微观驱替机理研究 一、研究区地质概况 二、构造特征 三、沉积特征 四、储层特征 五、开发状况及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杏南开发区位于大庆长垣杏树岗构造南部,含油面积159.5 km2,地质储量25 556×104t。主力油层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已达83%,产油量逐年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