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PPT
第三讲 大学生人际交往;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理论之二 三维人际关系理论;(一)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1、交往的含义: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它是人类的特定社会现象。
( 二)人际关系是指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接触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
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
三)、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这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两者的区别是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的过程,以及行为方式程度等;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和结果。从时间上看,人际交往在前,人际关系在后,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际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及重要性 ;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先入为主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观察者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与评鉴性的判断
首因效应的启示:
1、建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展现自己最吸引人的品质。第一次和陌生人见面时,应穿着打扮整齐、干净、谈吐自然,有礼有节。
2、懂得通过现象看本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尤其是见网友更要注意首因效应带来错误印象。
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良好第一印象
SOLER模式(G Egan艾根)
S: 表示坐姿或站姿要面对别人 O (open): 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L (lean): 表示身体要微微前倾 E (eye-contact): 表示目光接触
R (relax): 表示放松
表现“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印象。
; 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十个好,百个好,一个不好全遮了
与首因效应相反,随着人际的交往深入,最近的信息对认知???影响较大,所留下的印象也相对深刻,最后的印象就会冲淡或盖过以往的印象,对行为发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产生于熟人之间,也称为“新颖效应”。
比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近因效应的启示:
1、认真对待每一次交往,要有好的开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否则再好的“第一印象”也没有用,功亏一篑。
2、与他人之间因一时之气而发生冲突或是训责别人时,开诚布公,积极沟通。要记得安慰和道歉,知错马上改,亡羊要补牢。
3、说话的语序也会影响沟通。
4、我们在看待人或事物时,要历史地、全面地看,而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这样才可避免因近因效应导致的认知偏差。
; (三)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
印象形成中产生偏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判断者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性地得出或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为“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正的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负的晕轮效应——厌恶和尚,恨及袈裟
晕轮效应的启示:
1、理性。不仅要听从心的声音,也要听从大脑的声音。
2、在交往中应避免以貌取人,要实事求是。
3、要尽量消除“偏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角度分析取舍。
4、正确利用晕轮效应,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1.嫉妒:对他人的某些素质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甘心或憎恨,甚至打击别人以抬高自己的心理反应。
嫉妒是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让人体验到心理的紧张、内心的痛苦、愤怒、憎恨等。巴尔扎克曾说,嫉妒潜伺在人心底如毒蛇潜在穴中,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更为痛苦,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嫉妒产生原因:竞争或比较中受挫产生,虚荣心和不自信是产生嫉妒的温床。
嫉妒心理两个特性:
一、指向性:嫉妒的对象往往只是局限于在自己周围的圈子,是那些比自己“能干”和“幸运”的人。
二、发泄性:除了轻微的嫉妒表现为内心的怨恨外,绝大多数的嫉妒都要经历从心境嫉妒向行为嫉妒的转变,且往往只有发泄性行为,才能使得嫉妒者求得某种心理平衡。如言语的讥讽,恶意的诽谤,有的表现为攻击和损害。
; 调节方法:
1、接纳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一章课件)PPT.ppt
- 生猪饲养PPT.ppt
- 田 草船借箭PPT(人教版)PPT课件PPT.ppt
- 电气安全拓展PPT.ppt
- 用心交往PPT.ppt
-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章PPT.ppt
- 生态环保养猪的制作与管理(调整)PPT.ppt
- 电影推荐《傲慢与偏见》PPT.pptx
- 男孩青春期PPT.ppt
- 生猪养殖技术PPT.ppt
- 2025年线上语言翻译教育多语种平台在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docx
- 2025年线上语言翻译教育市场多模态学习平台技术壁垒突破策略.docx
- 2025年线上语言翻译教育多语种平台用户体验与满意度提升策略.docx
- 2025年线上语言翻译教育市场多模态学习平台战略布局研究.docx
- 一四周二十八股市场.pdf
- 四下1 我们的好朋友课件2.pptx
- 2025年线上语言翻译教育市场多模态学习平台投资价值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线上语言翻译教育市场多语种平台用户体验与反馈.docx
- 出色的英语说课课件.pptx
- 2025-2026学年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 下册湘科技版(2021·十四五)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