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PPT
第四章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 《河南民间音乐网络课程》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河南简称豫,为古豫州地,豫州位于华夏九州之中,遂有中州、中原之称。 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始建都于此。嗣后,商、周,战国时期的韩、魏、郑、卫,宋及北宋、金等20个朝代在河南建都。这里曾经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 河南曲艺音乐——就植根在这五彩缤纷的中原文化的沃土中。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中原音乐文化得天独厚,根深叶茂。 早在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河南舞阳贾湖就有了工艺精细、音律准确的骨筹。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公元前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晚期,在河南长葛一带居住的葛天氏部落里,出现了反映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型乐舞《葛天氏之乐》: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见《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这种与宗教习俗、劳动生活相结合的投足踏歌的乐舞形式,为后世河南各地的社火、秧歌开启了先河。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原音乐文化空前发展,乐器品种已相当多样,其中信阳长台关战国楚编钟已出现了“十二律”的新音阶形式。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汉代有了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乐府,其收集的相和歌辞《陌上桑》就是流传于陕陌(今陕县)的民间叙事歌曲,它是河南说唱音乐的祖弥。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晋书˙乐志》称:“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这种“丝竹相和”、“执节者歌”、“一唱众人和”的传统演唱形式亦为后世的河南曲子、三弦铰子书等曲种音乐所继承。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东汉以来,河南的宗教庙会文化活动极为盛行。 在寺院的僧尼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宫廷和贵族的乐伎。一些尼姑后来在官府毁寺拆庙时还俗回乡,曾把诵唱经文的腔调传入民间。 四川郫县宋家林东汉砖室墓东汉说唱俑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聚居中原,鲜卑、龟兹、疏勒、西凉、高昌等民族音乐与中原汉族音乐进行交流。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反应鲜卑族女子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木兰辞》至今仍在河南的戏曲和说唱曲目中传唱。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隋唐时期的东都洛阳是王室贵族的游乐之地。隋炀帝 杨广曾下诏书,“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为突厥单于染干举行盛大的演出。 唐高祖李渊亦曾在洛阳“大征四方杂技”,搬演“鱼龙曼延” 角抵之戏。 女皇武则天更把洛阳作为她的“神都”,“赐宴群臣,演歌舞百戏。”(见《旧唐书》)。 唐玄宗李隆基不仅在洛阳设立了歌舞教坊,还设有“梨园新院”,专门演奏俗乐。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公元906年,宋王朝统一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市场。具有灵活多样特性的说唱艺术,顺应着都市生活的需要,便在交易市场里的瓦舍、勾栏中兴起 。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北宋东京的瓦舍勾栏,为职业艺人提供了演出和交流的极好条件,它吸引了全国各种优秀的艺人前来作场。 说唱伎艺已有孔三传的诸宫调,文八娘的叫果子,李师师、徐婆惜的小唱,张七七、王京奴的嘌唱,张十一、贾九的小说,吴八儿的合生,张山人的说诨话,以及其他鼓子词、唱赚、唱因缘、唱耍令、唱拨不断等。 北宋的说唱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在伴奏乐器方面,宋代说唱音乐所用之箫、管、笛、蓁、筝、琵琶、鼓、板、水盏等乐器,亦为河南曲艺音乐所继承。 特别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早期出现的拉弦乐器轧筝(宋代称蓁),其“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 的独特演奏技艺,在今河南舞钢市杨庄村郭家曲子班还保留着轧筝伴奏的传统唱曲形式。 平顶山郭梅欣演奏轧筝 第一节 河南民间曲艺音乐历史述略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说书场面,展示了汴京市民群众喜听说唱伎艺的生动情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制定手机使用协议书.docx VIP
- 隐形矫正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解析版.pdf VIP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老年人误吸的预防.pptx VIP
- 《Rubis软件2017版》操作手册.pdf VIP
- 标准图集-08CJ17快速软帘卷门 透明分节门 滑升门 卷帘门.pdf VIP
- 消化内科-病历讨论.pptx VIP
- (⼈教2019版)化学 选必1 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SHT 3525-2015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范.pdf VIP
- Q/CRRC J26-2018-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禁用和限用物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