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ppt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作者介绍; 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 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 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 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 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 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 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 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 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 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谏太宗十思疏;解 题;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读准字音;【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长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国君的道德仁义。???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保无止境的完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思考题: 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 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 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 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 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翻译: 所有的国君,承受上天(赋予的)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的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简析】 1 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 ( ) 2 以 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3 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 比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诚能见可欲,则 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 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 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 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 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 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