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第二讲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 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概念。“战略”定义的2种方法: 1、规范法:从希腊语的军事首脑一词转化来的。 2、描述性定义:分为预谋战略与实际战略。 一、基于竞争优势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戴维·贝赞可给出了公司战略管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公司战略经济学》)。该框架包括4个问题: 1、企业边界(boundaries of the firm) 2、市场与竞争分析(market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3、竞争定位与动态调整(position and dynamics) 4、内部组织(internal organzation)。 其中,2、3两个问题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而1、4两个方面则是企业组织理论,主要涉及企业的规模、组织以及激励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均涉及到企业的竞争问题,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框架。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轨迹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发展方向、长期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系统认识和统一行动。 企业战略具有三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竞争性。 企业的“战略管理”则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最早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巴纳德(C.I.Barnard)。Barnard在他1938年发表的《经理的职能》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企业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但最早提出“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的却是安索夫(H.I.Ansoff)。1976年安索夫出版《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3个阶段 1、早期战略管理理论 2、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形成 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矩阵,(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矩阵) 3、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 二、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一)管理哲学与战略控制 珀尔穆特(H.V.Perlmutter) 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的价值体系、发展沿革、管理方法以及企业文化对公司战略控制有直接影响。 战略控制形式 跨国公司的战略控制形式 1、种族中心观:母国处于中心地位,母国的价值观念、管理实践优于国外,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实现集中管理。 2、多中心观:强调东道国的特殊性,注意理解当地经营文化,最大限度地实行地理分权。 3、区域中心观:战略目标一方面由跨国公司总部与区域总部协商决定,另一方面也由区域总部与各自区域的子公司协商而定。 4、全球中心观:是种族中心观与多中心观的混合,战略重点是寻求跨国公司的全球利益。 (三)一般性国际竞争战略模型 1986年,波特(M.E.Porter)在《国际竞争变化类型》一书中,将国内竞争战略规划模型运用于国际竞争(故称“一般”)提出的战略管理理论。 波特认为有5种因素决定了行业竞争特性与强度: 进入壁垒; 其他行业的替代品;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本行业现有竞争者的抗衡能力 (四)价值活动配置理论 1986年,波特以价值链与一般性国际竞争模型为基础,从价值活动国际配置与协调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战略的类型。 理论的核心:为了建立国际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必须决定什么样的价值活动配置在什么样的国家。 重要概念:配置与协调。 (1)“配置”:衡量跨国公司多种价值活动在一个地区的集中度,集中度越高,跨国公司越是从这个地区来服务其国际网络的。 (2)“协调”:解释跨国公司如何调和分散的的价值活动。 4大战略的涵义 【1】国家重点战略:价值链的全部活动被配置在投资的所有的国家,各子公司之间很少协调。如食品工业、零售业、咨询、广告代理、银行等。 【2】以出口为基础的分散化经营战略,企业国际化的初级形式。 【3】子公司广泛协调:高FDI,且子公司之间广泛协调,需支付较多的协调成本。如医药行业的研究开发活动被集中于少数国家。 【4】纯粹的全球化战略:价值活动高度集中和高度协调。如汽车工业,通常制造集中在一个地区,而服务与配件则是国际化的。 (五)“一体化——反应”模型 一体化的决定因素 多国顾客对企业的重要性 多国竞争者的出现 投资密集度高(分摊投资) 技术密集度高(全球协调) 降低成本压力(规模经济) 需求的普遍性 原材料能源(接近原料地) 对当地反应的 决定因素 顾客需求的差异性 分销渠道的差异性 替代品的可供应性 市场结构 东道国政府的需要 三、管理层次与战略制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宏观经济学 复习参考.doc
- 央财国际金融第6章试题.doc
- 联系公司的绩效.ppt
- Ch03实体企业之网路经营策略.ppt
- 企业战略管理——方便面行业五力模型分析.ppt
- 大工14春《国际金融》在线作业1题目及答案.doc
-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11级统计学).doc
- 大工13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docx
- 矿井压风系统及压风设备.ppt
-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第8版)复习思考题.doc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二)》一平台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pdf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教师教育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docx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详解(A卷).docx
-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精英家政服务中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化学试题卷.docx
- 2025年矿井火灾试题.doc
- 基础强化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