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质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083536
一次表面回热器多层模型的提出及验证
王巍,刘艳艳,黄钟岳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连 中国 116023 )
(Tel Email:liuyanyan0327@)
摘要:基于一次表面回热器(PSR)结构的复杂性,本文在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回热器传热和流动特性时,
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新的考虑壁厚影响的多层全通道模型,并沿模型整个长度方向切割以减小长宽比,
从而减少了受计算机内存限制的整体网格数目,以及限制了负网格的产生。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建立该
模型的椭圆形、正弦形波纹形面,分别对其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发现模拟值与实
验值吻合较好,且随着雷诺数增大,模拟值与实验值误差越来越小,证明该模型用于回热器整体性能分析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一次表面回热器;模型;多层全通道;数值模拟
0 前 言
生产实践的需要不断对换热器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1, 2],其中紧凑化、高效性是换
热器主要发展方向,一次表面回热器(PSR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PSR 进一步又可
分为:CW 型(Cross Wave)、CC 型(Cross Corrugated)、CU 型(Corrugated Undulated )等。
从回热器结构方面,CC 表面的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其他两种表面;从换热效果方面,CC 原
表面换热系数最高,同时,CC 表面加工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 CC 表面,即交错波纹表面
在微型燃气轮机回热器中的应用具有很大潜力[3] 。
近年来国外对一次表面回热器作了不少的研发工作,例如,文献[4]对 CC 型回热器进行
了一些实验研究,但很少有研究数据的公开发表;文献[5]利用 FLOW 3D 软件对 CC 型 PSR 单
元体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是比较各种计算模型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以及适应
性,等等[6,7] 。而国内对于带有交错角θ 的PSR 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对回热器单元体流动特征
的数值模拟[8,9],对整体回热器的数值分析,由于网格数量太大,计算机内存的限制,无法
实现整体的模拟计算。在国内实验研究方面,目前上海交大对 CC 型交错角 θ=30 °的一次
表面回热器提出了实验数据[10] 。由于这种回热器结构的复杂性,给不同交错角的 PSR 制造
以及相应的实验带来较大的难度。
因此,本文作者基于数值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多层全通道的模型,如图 1,开展了整体
回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数值分析。多层全通道模型主要是基于两种流体在回热器中的流动
既存在传热面的导热,又存在流动过程中沿程壁温的自动耦合这一思想而建立的。
图1 多层模型的正视图
Fig.1 The front view of the multi-layer model
1 椭圆形波纹形面的模型验证
1.1 物理问题描述及模型的建立
[11] [12]
为了与文献 已有的单通道模型结果和文献 里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本节研究的回
热器结构与文献[11,12]相同,截面是椭圆形曲线,如图 2 和 3 所示。显然此时构成波纹状通
道的两个椭圆长轴是相等的,即 2b =2b =2b ,但其短轴 2a 和 2a 是不等的。统一选取了参考
1 2 1 2
文献[12] 中的模型单元尺寸,即空气通道当量直径De =0.91mm ,烟气(模拟中采用热空气替
1
代)通道当量直径 De2=1.37mm ,通道有效长度 l=110.3mm 。建立该多层全通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