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钓鱼、钓技、钓心
钓鱼、钓技、钓心3 `1 J. B7 D9 x, {? ?? ?? ?? ?? ???i l6 p3 p% _? ? 钓鱼、钓技、钓心,这是钓者对于垂钓的3种不同心态,反映了钓者在垂钓生活中3个认识上的不同阶段。7 m. T( T2 @/ ^) m? ? 初学钓鱼,以求鱼为目的,所谓“为鱼而渔”,以钓到鱼为最大之快乐!其后在不断的垂钓过程中就会主动和被动的去研究钓鱼技术,琢磨其中的奥妙并以此为乐,此为求技。等到钓技的成熟和垂钓时间的增加,钓者开始领悟到钓鱼的真正乐趣在于心!此时已经不在意钓获的多少,也不屑与人攀比钓技之高低,而是醉心于与大自然的融合!野渡古木,小桥流水,优哉游哉,缥缈如梦。用心从垂钓中体味人生苦乐,世间百态,此为求心之乐也!$ z# e7 k+ O D6 p0 n? ? 一说起垂钓,世人皆知是一种修身养性之道。然而不少钓者却只知其理而不见其行,一至水边便将此初衷抛至九宵,均以多多益善为准则。外出野钓者,千心万苦寻找好钓点,费尽心机挪出佳日良时,因野钓鱼获再多也无付费之忧,所以总期望鱼获多多,爆箱最好。而论天赌竿的坑塘者,则是绞尽脑汁,总盼望收获大于付出,但求次次满护鳞光,塘主捶胸顿足为快!还有就是论斤计价者,既想过瘾又怕钓获过多负担过重,不得不适可而止,但心亦不甘,眼瞄塘主,偷偷放鱼者大有人在。只为求鱼者,若求鱼不得,则心底生恨,咒爹骂娘,嫉同行之收获,憎塘主之狡诈!若遇收获偶丰,则兜护高悬,招摇过市,遇熟人老远便打招呼,洋洋自得,飘飘其然!凡此种种,无疑与修身养性之大雅相背而弛。非但不能陶冶情操,反使人变得刁钻狡猾,粗俗市侩。但退而言之,此时之钓者,以鱼为娱,视钓获为快乐之本,虽难免不择手段之嫌,但不知有汉,何谈魏晋,初尝钓乐者大多如此,痴爱所至,其情可鉴,虽无可取,确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渐渐学会平和心态,把握尺度。至于腐败官僚,次次均希望能车载斗量,甚至不惜拉网聚捕,竭泽而渔,并厚颜受奉为钓技高超者自又另当别论。* i2 G* G f0 m k% }9 ?3 g? ? 垂钓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遇不获之时自然也越多,必常受讥于人,或自惭形秽。然而嗜钓之人多坚韧!除少数不思进取、半途而废者外,多数痴迷之钓者必潜心琢磨,孜孜不倦,欲扬名于钓场,同行皆为之称道方甘。有虚心求教者,常年奔走钓场,礼贤下士,不耻下问,递烟敬酒,谦逊求学,其虔诚可赛刘备之三顾茅庐;也有独自修行者,遍查古今之钓典,熬灯苦读,闭门苦练,其决心堪超孙敬之悬梁,苏秦之刺股。特别如今竞技钓的兴起,更使得大批钓者对钓技的钻研趋之若鹜,乐此不疲。他们精钓具、钻理论、苦练功、广交流,冬练三九眉凝霜,夏练三伏汗如雨。整天脑子里都是竿钩漂线在飞舞。此时之钓者,对垂钓之乐领悟渐深,已不再只片面追求钓获之丰,而是在意垂钓过程中的技术含量,讲究有目的,有要求的去获鱼。不管在野外还是竞技场,钓鱼的重点已转变为检验自己钓技的高低。糊里糊涂钓得再多也必闷闷不乐,但若将新学到的技术在实战中得到映证,哪怕只获一尾也是眉飞色舞。毋庸置疑,苦练可修健康矫捷之身,勤学可养坚韧刻苦之性。所以钓鱼求技者,于修身养性而言,已是渐入佳境。他们的努力不单在钓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垂钓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 v5 [# ~) f, _# @ x? ???垂钓,从远古发展至今,从一种捕猎求生的手段发展为一种娱乐,一种运动,甚至一种产业。为何人们即使衣食无忧,垂钓活动也从未停息,并且蓬勃发展呢?我想应该少不了垂钓之灵魂——垂钓文化的存在。东西方文明在垂钓文化上有着很大差异。西方的垂钓理念,似乎着意于用钓竿挑战自然,张扬个性与征服。这点从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中可窥一斑。而我国之垂钓文化似乎总是与“禅”的理念密不可分,追求的是一种意境,一种超脱。自古至今不知多少风流人物渴望这种境界。无论独钓寒江抑或子牙之钩,他们都是用心在垂钓,钓获的也是一颗超然脱俗之心!当今太平盛世,不少钓者仍然在尝试去体味和领悟钓之禅道。他们远离喧嚣的城市,痴守着一汪碧水,回归自然,去期待那不可预知的收获。飘渺于山水之间,将尘世间的烦忧纷扰付之东流。为求心境之钓者已经全身心融汇于自然大化之中,物我两忘,无欲无求!所谓“高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但是,常言道,神龙见首不见尾,钓心者之大彻大悟非笔者此等凡夫俗子能浅薄妄言,其精髓还需同道中人以心去感受!个中意境也绝非如钓技之一招一势,可言传身教,这自当在不断的磨砺和锤炼中潜移默化的萌生!. D3 N! w A( @??b) L? ???钓鱼者求鱼,钓技者求技,而钓心者无求!3 ^, Z7 V, b/ ]* C- U+ 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