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VIP

青海省西宁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西宁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 1.古籍记载,先秦“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这说明(  ) A.姓与氏表明社会地位的贵贱不同??????????????????B.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在西周以后 C.姓一传而可变,氏千万年而不变??????????????????D.姓与氏合并是由于制度变革影响 2.隋、唐时代的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如682年关中地区饥荒,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B.促使政府加强黄河下游管理 C.推动政治中心东移??????????????????????????????????????????D.表明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3.中书、尚书在两汉时期为少府所属机构,其长官虽掌管机要,但“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朝时“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表明(  ) A.中书、尚书机构长官位尊权重??????????????????????B.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中书、尚书令与公卿矛盾尖锐 4.唐代公私学校通常开设的课程有《孝经》《论语》《礼记》《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这些课程的开设(  ) A.具有复兴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倾向??????????????????B.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得到强化 C.适应了科举考试的需要??????????????????????????????????D.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5.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屑。这反映了(  ) A.专制皇权空前强??????????????????????????????????????????????B.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 C.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 6.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惊讶于乾隆表达的对《正统辩》的认可:“以元继南宋为正统,而不及辽金,持论颇正”。乾隆持此说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仍处于立国初的紧张态势??????????????????????B.对抗清入关的人士严惩不贷 C.欲树立为本朝尽忠的价值观??????????????????????????D.少数民族政权难以作为正统 7.南宋初期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末江南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材料表明从南宋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 A.集约型的出现??????????B.精耕细作的传承???????C.单位产量的提高??????D.勤俭精神的发扬 8.东汉时期,政府把国有的荒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农民在最初几年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后,就要向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赋税,并承担其他义务。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治理流民问题??????????B.防止小农破产???????????C.缓解土地兼并??????????D.增加财政收入 9.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此举的主要作用是(  ) 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B.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C.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D.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10.阅读下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 ?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 —— ——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14 138 29 ——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情况表 C.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D.长途贩运促进了农业技术传播 11.著名历史学家游彪曾说:“大司农颜异提出了盐铁官营的计划,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