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精读篇目p225-236.pptVIP

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精读篇目p225-23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徐中玉、金启华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秦汉部分(考纲解读) 精读课文共7篇 秦汉文学概况(P126-130) 秦汉文学散文以政论文和史传文学为主,诗歌有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主。汉赋是两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课文没有选,大家了解一下就行。 重要掌握作家有李斯、贾谊、司马迁、班固。 李斯《谏逐客书》(精读篇目P131-P138) (一)常识:秦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学家。 (二)《谏逐客书》《谏逐客书》中的“书”与《与陈伯之书》《与山巨源绝交书》《报任少卿书》的“书”不同,为奏议书。作品开头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也”。列举的秦国著名客卿有: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该文列举广招客卿而富国强兵的秦国四代君主是:穆公、奏孝公、秦惠王、奏昭王。《谦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指百姓。 ☆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缘起。这是李斯写给秦王(统一六国后称为始皇)的奏议书。秦王适时正驱逐客卿,李斯写了这封谏书,秦王被说服,立即废除逐客令。 李斯《谏逐客书》(精读篇目P131-P138) ☆ 2.评说李斯认为逐客错误的主要理由,即如何说明逐客之非的:(1)列举史实,说明客卿使秦国富兵强。(2)秦王所爱声玩好尚且取之它国,为何人材倒不能用别国的呢?(3)逐客是削弱自己、有利敌国之举。(简) ☆ 3.分析本文正反对比、利害并举的论证方法。重于正面评说,略于反面推论,点到即止,一正一反,对比强烈,是非清楚。如第一段列举四代君主任用客卿富田强兵的事实。然后用“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田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十分醒目,发人深思。(简) 李斯《谏逐客书》(精读篇目P31-P138) 4.《谏逐客书》的说理艺术。 (1)以秦国历史上用客卿的成功事例,反衬出驱逐客卿的错误。 (2)用归谬法指出逐客的错误思想。 (3)从正面说明客卿的重要性,应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方可成就秦国大业。 5.《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 (1)运用对比手法。(2)正反说理。(3)多用排比句式。 贾谊《过秦论》 (精读篇目P139-P148) (一)常识:《论积贮疏》《陈政事疏》均上奏汉文帝。均属于政论文,辞赋有《吊屈原赋》等。 (二)《过秦论》属史论体。题意为:论说秦朝的过失。结句拟括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1.说明贾谊写作本文的意图是要告诫当时统治者记取历史教训,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 2.认识本文在大量历史事实基础上得出结论的特点及其效果。以主要篇幅历述秦之强盛,最后却转入写秦亡而得出结论,这样写的好处是:欲扬先抑,对比强烈,结论自然,令人信服。 贾谊《过秦论》 (精读篇目P139-P148) ☆ 3.分析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突出主旨的作用。(1)秦统一之前秦与六国诸侯比;秦统一后登峰造极与一介戍卒陈涉起义比;陈涉力量与六国诸侯比;秦统一前与统一后声威、力量比。(2)凡此,均更加深刻地说明秦国灭亡主要在于自身不施仁义,发人深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论述) ☆ 4.认识本文句式多用铺叙排比、语言富有文采气势的特点。文中多用铺叙排比的句式,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种气势和句式,都使人读起来感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非常酣畅。(简或选)(3、4两点结合在一起就是《过秦论》的论证手法) 晁错《论贵粟疏》(泛读篇目P149-156) 主张“贵粟” 1.这是晁错上给文帝的奏疏,选自《汉书?食货志》。主要论说以粮食为贵的道理:“饥寒至身,不顾廉耻”,要重视农业生产。 2.《论贵粟疏》从正反两面论说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并提出了当时可行的具体措施。明君要“贵五谷而贱金玉”,国家要“损有余补不足”。 3.《论贵粟疏》的艺术特征。 (1)围绕论题“贵粟”展开论述,层层深入。 (2)运用古今对比,农夫和富商对比,法令和实际情况对比。 司马迁《史记》(P157) (一)常识: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司马迁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史记》中用于记述帝王事迹的是“本纪”。 3.被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纪文学,代表汉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司马迁《报任安书》(泛读篇目P158-176) 1.本篇是书信。任少卿,作者的朋友,名安。任安受牵被腰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