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单元第2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必修二)-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ppt
3.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最初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4.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主要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行业分工细致,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成为主要交易内容。 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前期以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2.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手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回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一同来中国访问。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陆续西传。 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备选要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1.政治方面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方面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国家政策 统治者相对宽松的政策,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金融 货币、金融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特别是纸币的流通。 主题 2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及影响 材料一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雍正帝 探究1:材料一体现了雍正帝怎样的经济思想?历代封建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何在? 提示: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直接目的:保护农业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材料二 中国从战国时代起,逐渐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因为商鞅变法成功,秦因此富强,汉代遂也继承这一思想,并逐渐发展为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加以推行……与此同时(宋代),社会上对商人的看法也有变化,认为工商皆是本业,不应歧视它们。商人的地位已经得到提高。 探究2:有人认为“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简要评价这一结论。 提示:材料二中秦国的富强、宋代以后商人地位的提高,以及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和晋商、徽商的兴起等,都说明这一政策并没有完全阻碍工商业发展,只能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业发展。所以这一结论是不全面的。 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探究3:材料三中,古代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原因何在?分析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1)自然经济高度发达,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人口众多。 (2)英国已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英国近代科技世界领先,中国科技水平落后;英国海外贸易发达,中国经济保守封闭。 (3)科技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 一、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积极作用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统一并且不断发展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历代统治者奉行以农为本的重农政策,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作用 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封建统治者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评价 1.原因 (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公开招聘22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兽医毒理学完整版本.doc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5032-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科普讲座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